中央出台作风建设八项规定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严格自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减少了迎来送往,实际却变着法子陪吃陪喝;有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止住了去高档酒店的脚步,却敲开了私人会所、内部食堂的秘门。如此总总,无不说明不良作风具有一定的顽固性、隐蔽性。
上头抓得紧了,下面就执行得坚决一些;领导强调多了,八项规定就落实得到位一些。一不留神,稍有松懈,不良作风就出现反弹。这样抓干部作风显然是治标不治本。改进作风的目的,是为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我们的执政地位,而不是为了做给上面看。如何建立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抓住改进作风的牛鼻子?必须要用好作风考核的“指挥棒”。
干部作风的表现时时处处无所不在,面面俱到的考核显然难以实行,要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才能持久见效。要以实绩考核为核心。干部表现什么都好,就是工作不见成效,这样的“好作风”群众不可能买账。要对干部的实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多在群众面前“晒一晒”,以确保挤干水分。要以“德”的评价为重点,加强干部8小时外表现的监测,围绕干部的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表现设置反向测评指标,让熟悉情况的群众当评委,同时,畅通各种投诉举报途径。要以结果运用为关键。考准是前提,用好是目的。对作风不好的干部不任用,作风出现问题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处理,不动真格,不下猛药,沉疴难治。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群众才会为改进作风鼓掌、加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