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抡面姐”在网上流传,到上海拟禁止地铁饮食,从网络空间的各类围攻事件,到北京等地拟对行人闯红灯进行罚款,如何看待公共空间的权利冲突?怎样塑造我们时代的公共文明?大家谈栏目以“当公共空间遭遇权利冲撞”、“革除陋习须多管齐下”为话题,相继组织了两次讨论。
在公共空间,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会产生涓滴成海的叠加效应。当个人权利受到侵犯,应该如何对待?为文明摇旗呐喊之余,又该如何行动?希望通过今天的这组讨论,在全社会倡导:从每个人做起,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
理性协商涵养公共精神
江西新余 李善斌
当今社会,利益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公共空间的权利冲撞也日益增加。当你的权利遇到他的自由,双方通过理性协商达到妥协,应该是成本最小的处理方式。
如果每个人都惦记着“要么全部,要么全不”,那么权利冲撞就可能演变成言行冲突,以致发生地铁“抡面”等极端事件,势必两败俱伤。只有秉持理性、学会妥协,才能防止权利滥用,实现互利共赢。前不久回乡扫墓,乡村公路上两车相会,动弹不得,后来双方车主商量各退一步,就为彼此通行创造出道路空间。这也让人思考,缺乏妥协,再宽的路也开不好车,再大的空间也容不下彼此;理性协商,乡村公路也能安全会车,再小的空间也会在无形中变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曾经指出,当事人可以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将外部性因素内部化。这种“谈判”过程,不仅涵养着公共文明,也将培育公民精神。
宽容理解助力文明起步
北 京 任国征
宽容比指责更重要,身体力行比道德说教更管用。这条社会学规则同样适用于构建公共文明。
面对凑够人数带头闯红灯现象,若我们能轻声提醒闯灯通行的危害;邻居把垃圾放在楼道里,若我们能顺手捎到垃圾桶内;有人在安静的场所高谈阔论,若我们能放低声音友好地搭话……这些行为没有指责、更无说教,但这一份宽容足以感化人心,让人在耻感中自警自省自责,进而对公共行为准则心悦诚服。相反,一发生不文明现象,大家就恶言相向,甚至侮辱谩骂,非常容易撕裂共识、引发冲突,不啻对公共文明的二次伤害。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包容的雅量、宽恕的胸襟,多些理解的眼光、少些指责的言辞,多些设身处地的劝诫、少些居高临下的批评,公共文明就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在点滴积累中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意识避免公地悲剧
浙江杭州 朱华贤
公共场所是你的、我的、大家的,既属于每一个人,也不属于任何人。这就容易滋生“搭便车”心理,造成公共秩序的“公地悲剧”。
“搭便车”心理,实际上源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比如说,阅览室有200个座位,贡献一份安静,却只能收获1/200的收益;发出一些噪音,也只能产生1/200的影响,这是寄望于他人保持安静,自己则坐享其成,偶尔聊聊天也无伤大雅。这种心理大行其道,难免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大家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公共文明将无人问津。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莫不与此有关。
可见,“搭便车”心理不除,公共文明难立。克服“搭便车”心理,关键在于公民精神的发育和公共责任的生长。自己我行我素,如何指望他人循规蹈矩?只有每个人担起自己的“那一份”,才能为公共文明筑牢责任基座。
(本系列讨论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