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孩子不上职校?提高职教水平别奢望“拉郎配”

2013年04月16日 11:24   来源:光明网   谢伟锋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打心眼里却瞧不上。”原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谈起国内职业教育现状,又情不自禁地展现了以往“纪大炮”的本色。(4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纪宝成说,“职教简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

  此话说的一针见血。早些年流传的“职教是半块砖,拿有缝往哪塞”,这笑谈放在现在,恐怕都不过时。职业教育在外国是项关乎国家直接生产力的教育模式,政府和社会都给予相当大的投入,而且学生毕业之后即刻成为香饽饽。新春期间央视播放专题节目《欧洲》,对德国的职教进行深刻剖析。很明显的对比是职教背景的蓝领工人,平均收入是白领平均收入的三倍。也只有在尊重直接劳动力的前提下,方可催生世界仰望的工业科技。

  然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却恰恰相反。中专、职教等学校处于极度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不仅社会是这么认为,甚至连学校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大学扩招之后,职教面临直接性的打击,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前景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严重。这也导致了很多职教学校“破罐子破摔”,他们在教程课时、学生实习和新生招收等方面,都显得太多粗线条。在这样背景的衬托下,别说重要人员的子弟不愿意进职教,就连很多平民都不屑一顾。

  从中国经济建设背景来看,有的放矢的职业教育又是大势所趋。很多沿海城市招收模具机床操作工人,竟然连报名的人都找不到,不得已只能挑选本厂员工进行跨界“自学成才”。当下中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市场也已经用求贤若渴的焦急心态期盼人才输血,然而处于上游的职业教育发展到现在,依然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

  究其原因,社会依然缺乏对于劳动的根本尊重,即便市面上流行着“泥瓦工一天200元”的传说,当那只能沦为谈资笑料,大家更愿意和资本市场和公务岗位攀攀亲,这里面的诱惑和利害关系无需笔者赘言。

  职教产业现在也处于洗牌在即的阶段,大部分职教学校指靠国家补贴得过且过,缺乏自己特色教育。对于职教的提携,除了保持理想的补贴之外,对于自身造血功能的再建也是相当急迫的。从时间来看,这还真不是三五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工程,从社会认可、福利、教材以及企业需求等各个方面,都是千头万绪。

  而纪宝成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能窥见职业技术教育的短板效应,是好事。但与其奢望于重要人物子弟的“拉郎配”,还不如背靠市场需求来的真切。(谢伟锋)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