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泳:H7N9流感疫情怎成“商机”?

2013年04月15日 09:53   来源:解放日报   

  近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不断增加,各种“商机”也由此纷纷冒头:各大药店纷纷张贴告示,“板蓝根有货”、“口罩刚到”……前两日,笔者更是接连收到短信说,“禽流感来袭,建议您近期尽可能少去菜场,××网站提供蔬菜宅配到家服务,安全可信赖”,听来温馨周到,细细回味,却难免觉得诡异:特殊时期的“特殊商机”,着实令人不适。

  面对疾病,市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自然是没错的,然而,态度科学并不代表着事实科学。比如,针对板蓝根脱销、口罩生意红火的市场反馈,医学专家已明确表示,大量服用板蓝根不可取;至于口罩,一般场合无需佩戴,即便是近距离与呼吸道疾病病人接触,戴一次性外科口罩也已足矣。而为了防病少去菜场,更是没有科学依据——如今,菜场里活禽早已不见踪影,又何谈染上病毒呢?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此话不假。不过,我们是不是也应适当反省一下,“禽流感商机”的市场反响为何如此之大?不得不承认,专家权威科普总是比商家营销慢了半拍,在未知的情况下,市民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其次,许多市民虽然知道板蓝根、口罩等作用不大,相反,盲目多吃板蓝根还会带来副作用,但为求一份心理上的安全感,也宁愿凑个热闹。商家是精明的,总是能抓住“机遇”狠赚一笔。

  相比十年前的“非典”,而今人类应对新型传染病的能力已大幅提高,市民对疾病的认知也不再是一片空白。可以预见,人类与病毒的抗争过程将是长久的,今后,类似非典、人感染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也不会就此绝迹。我们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应对?除了疾病的动态监测不可缺失、信息及时公开发布、专家的解疑释惑及时到位等等之外,普通民众对待疾病的态度也应科学理性,不过度恐慌、不草率马虎。市场冷热是公众心理的投射,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