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弊政刻不容缓

2013年04月09日 10:4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评论员 肖畅

  日前,有媒体通过亲历者自述,曝光了位于辽宁马三家女子劳教所内的境况:在劳教期间,不时有劳教人员遭到电击、上“大挂”、坐“老虎凳”、缚“死人床”等各种刑罚;另外,还有女劳教人员在怀孕的情况下,仍被强制劳教,并被强迫从事劳动。

  针对报道,辽宁省高度关注,迅速成立了由省司法厅、省劳教局和驻地检察机关组成的调查组,并邀请相关媒体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并表示,对该报道涉及的内容进行客观、公开、公正地调查,据实公布调查真相和处理结果。

  电击有官方的书面材料证明以及律师笔录,老虎凳和死人床主要来自于劳教人员口述和对内部人士的采访,也有劳教人员结束羁押时随身偷带的日记。随着这些自述以及媒体的揭露,人们得以深入“马三家”。恍如昨日,也是因为亲历者自述、媒体揭露,我们当年得以深入“黑砖窑”。类似的场景再现,同样的刺人眼球。有着正常心理承受力的人,都无法平淡地观看这些信息。

  回忆者称,马三家劳教所原来接受的是一些“狠角色”,现在多是“弱势群体、上访的和搞传销的大学生”。一些丧失劳动能力者也在其中,按照《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她们不能被劳教所接受,但仍然不免被劳教的命运。按照现行劳教体制,劳教所只负责执行,“并无动力”细究执法部门确定劳教的具体程序。也就是说,谁要接受劳教,端看执法人员做出如何判断。

  劳教制度,大部分人都熟悉,但劳教场所的情形,以及其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人们不无陌生。此前,通过一些事件,人们得见劳动教养的积弊,现在,我们透过“马三家”又得以窥见骇人图景。凌辱、暴力,被劳教者在这里从身体到精神,遭遇着严重摧残。

  在法治建设初期,劳教制度承担着“立足于教育,着眼于挽救”的矫治功能。但这终归是法治不成熟时期的产物,随着时日迁延,法治精神日彰,法治、劳教之间的对立日益明显。惟其如此,今天的舆论反复呼吁废除劳教制度,今年初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要推进劳教制度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劳教制度改革方案年内将出台。

  社会利益矛盾复杂化的今天,不经司法程序、背离法治精神的劳教制度,难免沦为工具化的命运,合法性严重不足。既然不经司法程序,一切听凭执法人员的定夺,劳教制度自然容易成为简单、有效的驯服工具,用以震慑、驯告那些“找麻烦”的人、“不安分”的人。逾越法律轨道,被工具化,又如何不制造新的矛盾、新的对立?

  劳教的弊端,已有共识。现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制度的弊端,更是另一种可能性:一个背离法律轨道的制度,人在其中作恶的可能性会有多大?还有多少驯服、威慑的欲望,在觊觎着这些法律的空白地带?改革弊政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