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马上办”关键在于“怎么办”

2013年04月01日 09:15   来源:千龙网   毕文章

  2011年,由湖北襄阳樊城区纪委牵头,将治庸办、纠风办、优化办等六办合一成立“马上办”办公室,让企业、居民遇见的难题能“马上就办”。(3月31日《中国青年报》)

  成立“马上办”本来是寺院着火——妙哉(庙灾)的好事,这对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精简了机构,又提高了办事效率,既通俗易懂又合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大家本来不应该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只是因为网友有疑虑,“马上办”到底能够维持多久呢?众网友猛烈炮轰,口诛笔伐,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吗?非也。这恰恰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成立“马上办”以后关键是要看今后“怎么办”。

  “马上办”并非樊城区独创,山东济宁市多个部门,广东东莞市、山东临沂市、湖北宜城市等也都成立过“马上办”。这些“马上办”之所以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是因为没能坚持下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立“马上办”已经迈出了可惜的第一步,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那些地方半途而废,可惜了这么好的创意。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湖北襄阳樊城区的“马上办”应该吸取那些地方的教训,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做出可喜的成绩,为其它地方提供宝贵的经验。

  “马上办”必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绝对不能把“马上办”只是写在牌子上、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要把它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许。假如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只是喊口号、摆花架子,目的是为了迎合上级的口味和喜好,致使这种好的创意成为过眼烟云,昙花一现,那就是玩弄花样,愚弄群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上办”到底是“美猴王”还是“六耳猕猴”,时间就是试金石,我们拭目以待吧。

  大家必须正确理解“马上办”的真正含义,它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是对党员干部的鞭策和提醒。谁不知道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马上办好的呢?比如,需要按法律法规程序办理的事情,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法定时间和法定程序内认真提高办事效率。群众要对这一点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对工作人员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切记,“马上办”应该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机构,绝对不能成为另一个花样翻新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