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位于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厕所围墙上,竟然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这让过往此地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情何以堪?(3月26日《重庆晨报》)
农民工公交车让座事件稍显沉寂,一个公然的歧视事件又挑战了人们的神经,连厕所都不让农民工入内,真是一种简单的“洁癖”吗?
恐怕不是“洁癖”,是赤裸裸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贬低心态,让人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看到了鄙视与白眼。想起前不久发生的新闻:在重庆825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在城乡一体化的今天,竟然还有些人维护着所谓的城里“高贵人”的角色,维护着自己的几分优越和骄傲,这是人为的割裂,是人为树立的城乡鸿沟。
从另一个方面讲,嫌农民工脏,但是如果没有农民工,我们的城市又会怎样。且不说高楼大厦,就简单的家庭保姆、病人护理、城市保洁、社区保安那样离得开农民工,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认为脏、乱、差的活,如果没有农民工,城市又何谈干净。
且不谈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大小,在融入城市的过程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的自尊与自重,农民工凭个人劳动挣钱,农民工嫌自己身上脏可以不做公交车座位,农民工危急时刻可以伸出自己的手臂献血。在过去的制度鸿沟的历史欠账下,农民工融入城市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素质有些层次不齐,或者还没有了解城里生活的公共规矩,这时候不能做一个指责者,更应该体现一个城市的包容与大气,多给他们一些宽容、理解与尊重,多给与一些指导与关怀。善意的提醒比歧视的话语更容易让人接受,“农民工朋友,希望我们携手维护公厕环境”的标语与简单粗暴的“禁止入内”相比,又多了几丝温和呢?
人生而平等,但社会上依然有一股歧视农民工的风气,挥之不去,时不时出来装自己有“洁癖”。笔者觉得那不是“洁癖”,而是故作清高的心态。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