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家丁化”凸显政府职能的转型滞后

2013年02月22日 09:29   来源:中国网   程思明

  长三角某地的政府大楼取了一个亲民的名字———新市民中心,但去过这里的群众却大倒苦水:“市民中心,远非市民进得去的地方。”一位媒体记者到此采访,深有感触———进了大楼,毕恭毕敬地出示介绍信、身份证、记者证、驾驶证、工作证,不行;主动要求填写会客登记表,不行;请求保安致电被访者确认,被拒……(2013年2月20日《燕赵都市报》)

  一些基层政府的门卫负责替政府充当“过滤器”,阻挠可能给政府带来麻烦的群众,在当下看来似乎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作为政府结构中最底层的一员,门卫却把本应具备的守卫职责演化为一种阻塞试听的工具,无论如何这都能够说明门卫制度的本身产生了异化作用,而左右这种制度异化的条件,也都无法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脱离不了干系。实际上,门卫之所以甘于充当政府部门的“家丁”,并不是出于其本身意愿,关键是再强泉之下,迫不得已的一种表现。这种利用职权之便切断民众的合理诉求的行为,本质上则是政府职能转型之后的表现。所以说,就当前而言,如何改变政府的服务理念,探索出多元化的官民沟通方式,显然要比单纯批判门卫制度所带来的影响要更为重要。

  应当说,近年来,一些公共事件的最终升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故意规避矛盾,没有及时疏导所致。如果基层政府在此之前能够把横亘在官民之间的“过滤器”变成“疏通器”,有效解决民意的诉求,从而化解民怨戾气,那么又怎么会害怕产生如此多的社会矛盾呢? 可当下却发生这样奇怪的一幕: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大楼建的不亚于五星级酒店,但期本应具有的公共服务意识却连一个普通餐馆都不如。“门将把关、态度蛮横”的姿态,则突显出一种强势者对于弱势群体的冷漠;而另一方面,这些官员们可能还并不知道,那些民众之所以还能找政府请求帮助,其根源就在于他们尚且相信政府。可如果政府部门甚至连门都不敢于让群众进入,似乎还可能会被坊间解读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事实上,用门卫制度压制这种群体的拜访,只能会暂时阻断一些民众的合理诉求,可当这些没有任何选择的民众无法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时,必然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更危险的还在于,一旦这种矛盾积聚,还可能会质变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到那时候,政府即使在迫于压力,被动地采取“特事特办”的姿态再来帮助民众解决问题,不仅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也会给其他民众产生一种错误的导向。

  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如果当民众的合理诉求一时间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的时候,那种由民众直接面向政府的自救行为必然会应时而起。因此来讲,只有首先实现让民意诉求的通畅表达和官民沟通,并不断探索多种渠道的官民沟通,才能真正做到过滤到效应。这期间,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咨询、市长热线、政务网站等形式,弥补疏解官民渠道的不足。在此之前,任何一种非对等的盲目据外,乃至于“强制阻挠”,始终无法产生真正做到“过滤”效应。当然,要想实现这种官民对话的顺利实现,其前提首先还应该是要用法律充分保障公民充分的话语权。如果没有这一点,仅凭基层政府官员的个体自觉,显然还不能完全疏通这种人为设置的官民隔阂。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