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引发的燃油品质争议推动了油品标准升级的步伐。 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实施“国四”柴油、“国五”汽、柴油标准的时间表。会议决定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 (《第一财经日报》2月7日)
在舆论的围剿与倒逼下,油品升级很快上升为国家意志,形成公共政策。对于油品升级,国务院会议的要求,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这意味着,油品升级后成本分担机制,国家层面已勾勒出大致框架。
倘若仔细分析国务院油品升级成本分担机制,所谓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是针对石油企业而言的,是指企业在付出升级成本之后,应该得到合理的补偿,倘若质量优,价格也可以优。而污染者付费,则是指消费应当承担油品污染带来的成本。显然,油品升级成本主要由石油企业与消费者来扛,而国家只承担对弱势群体与公益行业的补贴。所以,未来石油品质提高后,价格上涨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于消费者而言,承担一定的油品升级成本,并非不可以,但这不等于消费不明不白地当冤大头,任油企恣意宰割。笔者觉得,要想让消费者,心服口服地分担油品升级成本,起码有三个前提条件:首先,要给公众一本油品升级明白账。油企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油品升级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就要求,随着今后油品升级步伐的日益加快,有必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公开油品质量升级的成本,包括油品价格构成部分与成本,利用网络等载体,主动向全社会公布。只有公开油品升级成本,既能让消费者容易接受,也利于强化外部监督。
其次,要保障升级有序进行,杜绝质次价高。现在的问题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央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如期完成油路品升级不成问题。可是,与三大央企旗下炼厂相比,地方炼厂的原料大多是燃料油或劣质原油,这些油企油品加工成本高于央企炼厂,油品升级的成本也会更高。倘若全国都强行升级,这些炼厂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甚至夭折的风险。鉴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炼厂布局有差异等因素,一方面,油品升级可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率先推进,待时机成熟后,进一步推广全国。与此同时,要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切实保证升级后的油品,绝不能像现在一样,存在不同标准油品混合销售、以次充好的现象。
更为重要的是,合理确定消费者承担比例。一般来说,在国外油品升级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油品升级“先行军”的北京,成本也是由政府、消费者和企业三者共同承担的。至于承担比例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摊,有业内人士讲,消费费者应当承担70%至80%成本。也有环保部专家建议,油品升级的新增成本,由炼厂承担1/3、财政承担1/3、社会承担1/3。基于国内油品到税费已经很高的现实,笔者建议,国家有必要召开让油企、消费者以及专家学者参加的全国性听证会,将账本摊出来,哪些成本该由消费者负担,进行充分博弈与讨论,最终使消费者承担比例尽可能地公平合理。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