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全省行政区划调整的议题,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实,这些年来一直都有类似提议,但迟迟未见动静,这恐怕与各种利益矛盾纠结相关。不过,我认为,对行政区域进行适度调整正当其时。
首先,行政区划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在市场经济时代,区域市场的发展有突破传统行政约束的动力,行政区划相应调整有助于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果原来的行政区划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不进行适当调整是不明智的。
其次,大交通格局的演变导致区域便利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由于交通不便,管理幅度往往要缩小一些才有利于加强管理。现在高速交通体系的形成,大大缩短了物理空间的距离感,管理幅度适当加大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完全应该的。今后在高速公路、城轨、轻轨等建设上也要充分考虑区域调整因素。
再次,“小政府大社会”发展模式也要求减少政府的层次和机构。大部制改革不仅应该在机构精简上做文章,也应该在行政区划上采取行动。广东有些地区,地级市设置过密,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行政协调。如潮汕揭地区、茂湛地区甚至珠三角地区,城市界限模糊,人为区划并不科学合理。
值得参考的是,与广东的面积和人口接近的山东、河南两省分别有地级市17个,比广东少了4个;而广东省原先的地级单位也要少得多。最近,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的发展、广佛同城化的发展、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粤港澳全面紧密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及大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设想等等,都对行政区域整合提出了内在要求。当然,并不是一味地合并就是好事,但顺势而为应该是可以考虑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城市是以国际机场来确定其行政区域的,如洛杉矶有80多个市,但在管理上和居民心态上都自认为是“大洛杉矶地区”。当“揭阳潮汕机场”命名出现时,就看出这几个城市本身存在利益协调问题,而这实际上也提出了整合的内在需要。
最近,广州总是强调不久之后将无建设用地。而历史上曾属广州的清远正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面积有两个半广州大。原先是花都市说要做“广州后花园”,花都改区后,清远市提出要做“广州后花园”,近年又说要做“珠三角后花园”。在这些提法中,可以看出行政区域调整和交通格局的影响因素。
当然,全国行政区域重新整合是更大层面的调整,包括直辖市的设立以及“分省强县”的设想。广东省行政区域的整合要在城镇化的指引下进行,尤其要重视珠三角的镇和粤东西北的县。在“扩权强镇”和“省直管县”的思路下,如何整合地级市,必须考虑市场、交通、传统、布局等等因素。整合既可以是行政区划的合并或调整,也可是管理权限的扩权、放权。在多年“经济圈”发展路径的影响下,一些地区的整合也有了较好的心理认同基础,现在可以“向改革要红利”了。(作者为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