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户口”神秘面纱后面有什么猫腻?

2013年01月25日 10:21   来源:荆楚网   凌国华

  陕西神木“房姐”事件还在调查中,网上又现“房媳”身影。爆料人称,山西运城市纪委干部张彦有两个分别落在北京和山西的户口,其身为前运城财政局局长的公公在各地拥有十余处房产。记者昨天发现,两个户口都有在册信息可查,并且头像相似度也较高。(《京华时报》1月24日)

  继“性丑闻”和“露巨富”之后,“双户口”俨然成为反腐的又一利器。郑州“房妹”一家四口全部拥有双户口,“房妹”父亲翟振锋已被立案调查;陕西神木行长“房姐”则曝出“四户口”,背后价值近10亿元的房产成谜;如今,山西运城又出了个“房媳”,自身为纪委系统干部,曾身为官员的公公则拥有十余处房产。从已经披露的新闻看来,这些官员“双户口”乃至“多户口”的背后,都跟房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房产俨然已经成为“准硬通货”的形势下,通过“双户口”营造获取房产的捷径,似乎成为某些大权在握的官员心照不宣的秘籍。

  官员“双户口”乃至“多户口”背后,闪烁着权力的魅影。我国当前的户籍,不仅仅是对个人常住地的制度规定,而且与公民工作、医疗、住房、养老等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方面紧密挂钩,尤其是城乡二元化的大背景下,基于不同户籍产生的待遇具有明显差别。对于一般人来讲,迁移户口尚须满足各种苛刻条件,办理“双户口”就更难上加难了。一些官员之所以能够拿到“双户口”,能将一般人办不到的难事办妥,与其所处的地位和掌控的权力有脱不了的干系。郑州“房妹”的父亲曾是房管局长,神木“房姐”是金融机构高管和市人大代表,如今运城“房媳”身为纪委干部,其公公曾为财政局长,其丈夫曾为公安局长,这些显要的地位及其掌握的权力等社会稀缺资源,无疑为其办理“双户口”乃至“多户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官员为啥热衷于戴着“双户口”面具跳“假面舞”?“双户口”的神秘面纱背后有哪些猫腻?本应拥有一个户口的官员(或者准官员)却拥有两个甚至多个户口,无视户籍管理制度,是对现行《户口登记条例》的极大侮辱,说到底是公共伦理的失范。再者,由于现今金融、房产等方面都推行了实名制,拥有双户口可以为官员提供“身份掩护”,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算作官员存款、经商以及购房等活动的“护身符”。这个“双户口”造就的护身符,不仅可以让官员在正常的公共舞台上继续演下去,同时为他们利用另一个“身份”在“灰色地带”从事不甚光彩的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或许,后者才是官员热衷“双户口”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十八大吹响了反腐倡廉的新号角、官员财产公示呼声渐高之际,“双户口”的功能更加扩大了。

  当前,反腐倡廉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阶层撕裂现象更加突出。各种社会问题当中,由于公共权力失范而产生的民意怨怼不可小觑,这不仅是对公共部门形象的损害,而且是对公共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良性互动格局的极大破坏。官员拥有“双户口”,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非对称性享有,实际上是在创造一种新的不平等,是对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的极大破坏。“双户口”背后闪烁的公共权力魅影,显然已经偏离了“谋取公共福祉、服务公共利益”的正常轨道,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病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此看来,官员“双户口”这只“苍蝇”,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必要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如此一来,官员“双户口”就不是其“护身符”,而成为他们的“绊马索”了。我们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