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明通知”探讨比质疑更有意义

2013年01月25日 09:19   来源:中国网   朱永华

  昨日,湖北省黄石市《东楚晚报》的一条新闻,吸引了央视主播张泉灵、央视网新闻、《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微博用户的关注。在这篇刊登在第三版第二条位置的新闻,名为《距国家暗访组来黄检查只有98天……》,暗访的消息提前三个多月曝光,变成了通知,让网友大呼“这个暗访有水平”(1月24日《重庆晨报》)。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在得知自己的这篇报道引起“热议”后,该报的电子版索性将报道的标题打上“马赛克”,而据报道,类似这种“暗访泄密”的情况,并不是首例出现,早在去年5月《南方农村报》就报道了广东惠州市惠东县“三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下辖镇街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工作力度,掀起“三打”行动工作高潮,迎接省、市组织的暗访组、媒体到县开展明察暗访活动。而且这样的“提前通知”已成为一些地方的“通行做法”,在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网站、陕西西安市、江苏南京市、河南新乡市等多个政府网站上都能查询到类似通知。

  所谓“暗访”,顾名思义就是在不给被访者丝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查访,如此做法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看到问题的“原始面貌”,既可以对下属官员日常工作情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更能对上级领导实施正确决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上,在信息传播异常发达的今天,上级领导想了解下属部门真实情况并不难,也未必非选择“暗访”不可,下级政府官员更有义务将真实情况毫无保留的呈现给上级领导,任何隐瞒或粉饰都是一种欺骗行为,不仅违纪,严格来说也属违法。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下级政府官员大多为了体现政绩形象有意识将经过粉饰包装的一面呈献给上级领导,而某些上级部门领导也愿意接受这种包装,进而再将这种包装更加美化呈献给更高一级部门,形成了一级哄一级彼此既心照不宣又相互默契配合的畸形政绩观,以至于让一些想看到真实情况的上级领导不得不选择近似于“微服私访”的暗访手段来因对,其实这是很不正常的。

  既然选择了“暗访”,就应当做到悄无声息,不给下属部门任何针对性的准备,否则,也就失去了暗访的意义,湖北黄石等地不仅提前知道了上级领导的暗访时间,还大张旗鼓的通过媒体、政府网站进行准备动员,做好“迎接”暗访工作,确实有些荒唐,但反过来看,却将下级政府存在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恰恰让“暗访组”发现了更多问题,比如说,黄石主要领导要求“在时间紧迫、任务繁复而艰巨的情况下,各专班小组要重视起来,密集行动起来,将创卫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这正好暴露出黄石创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不用暗访已经是“不打自招”,非但如此,也折射出当地官员作风缺乏踏实,应当说这样的“暗访明通知”也是一张试纸,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比真正的暗访收效更大。

  其实,如果我们单纯的质疑这种徒有虚名的“暗访”,不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相反还会给某些地方政府提供“经验教训”,我们真正应当做的,不是如何做好“暗访”,恰恰是该反思为什么要“暗访”,暗访固然可以看到真实,但显而易见是基于“互不信任”的基础上的不得已而为之,这恰恰是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和官员诚信极度缺失的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基层政府和政府官员,既不能失信于民,更不能失信于上级,否则,即是“欺上瞒下”,因此,探讨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官员诚信,让百姓信赖政府,让上级政府不用通过非正常手段即可清楚了解下级政府的一切等等,比叫真“暗访”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