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该挤挤“水分”了

2013年01月14日 08:18   来源:人民日报   陆彩荣

  图书出版业自身也应回答好“出版什么、怎么出版、为谁出版”的问题

  新年伊始,图书出版领域也进入“贺岁档”。包括《偶发空缺》、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新恋爱时代》在内的大批“贺岁巨献”抢闸出炉。同时,首都出版发行联盟第二届“贺岁书”评选也已红火启动。

  我国出版业正在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代。作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仅出版品种,2011年就多达37万种,其中不乏精品力作。而同一年,美国的年出书不过18万种,英国11万种,日本也就6.5万种。

  不过,繁荣背后也有遗憾。常听书友反映,现在书店琳琅满目,网上应有尽有,然而,图书同质化的竞争态势在加剧,旨趣相近的新书一哄而上,“快餐”式读物反复涌现。那种富有开创性的文化巨著、创新性的思想成果,能够对世界知识界产生重要影响、对国际话语体系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精品,还比较稀缺。

  这固然与原创乏力、文化创新的市场竞争力不够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很多图书出版企业“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利润轻社会效益、重简单出版轻文化传承”的现实选择,有很大联系。

  一部具有较好社会效益、丰富文化价值的精品,往往需要艰难的、耗时不短的创作历程,需要作者相当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思想积淀,而这类书的市场销售也往往不那么大众化,所谓“叫好不叫座”。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的出版单位,特别是在完成了转企改制之后,“叫座”对其有挡不住的诱惑。

  为鼓励多出精品好书、引领先进文化传承,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作了不少努力,制定了不少扶持政策。但图书出版业自身也应回答好“出版什么、怎么出版、为谁出版”的问题。

  出版社大多已是企业主体,具有相当的经营自主权。虽然在市场指导下,对搞活出版主业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但由于市场环境不成熟、需求素质参差不齐,也让不少出版社陷入低水平、重复竞争的恶性怪圈,“口水书”充斥热销书架,一些无聊、无趣、无理的读物大量出版,难怪有人把这种快速扩张称作是“资源浪费型的出版”。

  这样的现状,并不利于图书出版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国图书库存迅速增长22.1%,高达900亿元;出版发行利润的降幅则达20.5%,偌大一个全国图书业出版利润只有185.1亿元。如何让“库存的浪费”减少?如何让出版的利润合理增长?这本身也值得出版机构们思量。

  市场在文化精神产品上的“失灵”,也提醒政府需要更好地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规划纲要引导企业发展方向,让图书出版业肩负起引领知识创新、推动文化传承的历史职责。另一方面,要有更具体的举措。对“叫好不叫座”的精品力作,能否给予更多支持?对丰富文化价值、创造知识增量的文化作品,能否给予更多政策倾斜?

  中央领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追求“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发展质量”,对图书出版业来说,也要挤挤水分、晒晒质量,多出一点精品书籍,多一点文化积累,多一些实实在在的业绩。如此,才能使现在的出版数量大国真正成为图书出版强国。

  (作者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