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长期以来,民众对党和政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脱离实际、漠视群众等现象深恶痛绝,期待能够改正和清除,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还社会一个清明、清正的环境。回应人民群众的这种期待,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客观地说,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与过去出台的有关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规定和制度相比,此次会议及通过的八项规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具可操作性。八项新规中无论是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还是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乃至厉行勤俭节约,无不针对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针对性强,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二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会议明确提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三是有督察和检查。每年年底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执行规定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审计部门每年要对各地区各部门会议活动等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可见,这八项新规,意在修复因长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而严重受损的党和政府形象,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并有助于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真正化为实际行动。
优良作风是党的生命。民众对党的认同和拥护,不仅看党的政策是否有益于群众,更看党员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冷暖挂在心上。行动是一面镜子,党风、政风的好坏,通过这面镜子一照,都能体现出来。
党的优良作风中,群众路线是一个重要方面。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党依靠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党同样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胜利。那种以为搞经济建设,就不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就不必问计于人民群众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假如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就不了解情况,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如有问题,脱离群众,缺少群众的监督,就很容易走向腐败。虽然与过去相比,党和政府今天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掌握的资源也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也大大丰富,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却不断面临新挑战,代价越来越高,根源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作风出了问题,没有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放在执政的第一位,从而导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侵害群众利益,甚至使用暴力手段来对付群众的诉求。
如果说,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加强党的威信,有什么捷径可走,那么,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就是最好的切入口,任何时候都不晚。
八项规定的出台只是第一步,要使它们真正发挥作用,避免停留在文本和口头上,关键要看落实。为此,有必要细化这八项规定,并设计具有执行力的追责机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引入舆论和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
(作者是学习时报副编审)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