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制造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目前,世界制造业扭转了大幅下滑的态势,进入恢复增长的轨道。然而,制造业的复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各国或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而且面临着增速放缓甚至失去动力的危险。总体上看,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复苏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在传统发达国家中,只有德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的制造商大幅度扩大生产规模,其他国家的制造商均维持或缩减规模。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特定的产业背景,制造业增长乏力是造成国际金融危机的产业层面的原因。长波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而导致这种波动的主要因素就是那些能够对世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有不断的、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支撑,否则就会失去增长动力。
18世纪以来,世界先后发生了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石油、重化工业及电力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的第五次产业革命。这五次产业革命的交替发生促进世界经济呈现长周期形态的波动增长,不同的主导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第五次产业革命以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弱化,它对传统产业的重构性影响不如预期的那么显著。主导产业增长乏力,导致投资者长期投资信心不足而倾向于短期投资,从而引发金融系统风险聚积,这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产业经济根源。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产业经济根源还没有得到真正消除。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带动制造业进入新一轮繁荣期的主导产业并未形成。被寄予厚望的生物、新能源、海洋、空间产业等,在短期内难以彻底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经济新一轮繁荣期在短期内难以到来,复苏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障碍。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出于重塑自身竞争优势的考虑,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以及实现“再工业化”作为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抢占下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虽然这种战略调整不会很快从根本上导致新产业取代现有产业,但会对现有产业发展模式、国际竞争格局和分工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这种战略调整,合理定位自身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并加快产业升级,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