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序列图书,因为打开了市场,所以让人们刻板印象中那个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理论(工作)焕发了生机、活跃了起来。这应该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有人同样也留心关注了这些,并作出了“理论市场化经验”的高度概括。单就做功课的这番态度和所下的研究和写作的辛苦,无论如何也是值得敬重的。至于各自所持的观点及其论证,自然可以心平气和地商榷,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争论的,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在这里,笔者反问一句:没有市场的理论,不要说它活(跃)起来,就是(存)活下去,可能吗?实事求是地说,恐怕迟早也逃不掉被淘汰的厄运吧。市场是什么?就是理论赖以生存的空间,是给予它有益滋养的土壤和阳光。无须妖魔化市场,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市场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理论能在市场中立足,并能活跃起来,就是它适应市场的体现。
理论所链接的市场,说到底,不是别的,而正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这也注定了理论最可宝贵的品质,就是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任何一种理论,它产生的内需、存在的价值、发展的动力,都是时代和人民赋予它的。它必须回答时代的课题,必须直面人民的疑问,必须满足群众的需要。总之,理论是要为时代和人民服务。
理论工作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毫无疑问地说,品牌不是商品的专属。任何有品质的事物都有资格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讲“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一个品牌,首先是对这样一种比较长久和日趋成熟的理论传播模式的概括;相应地,这样一个品牌,也是“如此包装的理论产品”投射到人们内心的一种稳定的良好的印象和信誉;而归根结底,这样一个品牌是其自身模式和品质与人心互动的结果。
至于说“百家讲坛”上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正确的,至少是数量不等、程度不同渗透和洋溢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当然了,没有人能充满自信地在“百家讲坛”上传播这些伟大而光辉的思想,无论如何也是一个遗憾,这是我们理论武装工作的一个薄弱点。这样一种意见应该得到尊重和重视,自然也要成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
那么,“百家讲坛”走出来的于丹、易中天到底算不算大师?自然这首先取决于人们对于大师标准的界定。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时代被称作大师的人,首先应该是受大众关注和欢迎的人,而不是自命不凡的大师之间的相互吹捧或诋毁。也正是从这一点上讲,易中天讲的“灰色的孔子”,同样也适用于丹、易中天本人。大众支撑起的多彩的世界,可以与他们对接出属于每个人适合或心仪的偶像。人们需要这样一种归属感的路径创设。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理论热点面对面”也是如此。比人们自身立场和兴趣更确定无疑的,应该是人们最起码的时间观念。从什么时候形成的,经历的怎样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阶段有什么反应,这都是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参照的。至于是不是溜须拍马或恶毒攻击,相信那个确定无疑的时空观念会是一面最真实最可靠的镜子,什么样的人就能照出什么样的心态,前提是自己必须忠实于自己。
讲“理论热点面对面”序列图书的成功,让理论活起来,并不等于我们的理论事业乃至其他一切事业都已经兴旺起来。更何况“理论热点面对面”也不是什么说唱本。相反,看了这些书,人们也不会阿Q式的自我心理按摩一番。因为很多时候,是摆出了问题,让人们尽可能多地了解真实。这样一本书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救命稻草”,现实中没有做好的事情还要认真地去做,现实的问题必须现实地去解决,理论上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理论热点面对面”除了让人们了解真实,更主要的是为人们学会和掌握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最后要说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理论热点面对面”奠定了理论工作的一个很好基点,同时也树立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坚持奋斗、务实创新的作风形象。希望我们的实际工作者们都能像“理论热点面对面”的编著者那样把工作做得实一点,好一些,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时代、党和人民的检验。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