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百科 > 正文
中经搜索

林彪与粟裕的不同之处

2010年07月12日 11:1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粟裕:继续等待被发现的眼睛

  粟裕也参加了红四军七大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了毛泽东的窘境,却显得木讷多了,也就只好继续等待被毛泽东发现的眼睛。

  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又碰到王明这个“克星”,再度“下岗”。

  这次比前一次更惨,他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

  这个门可罗雀的情形不假,但也有些夸张。林彪尽管前线战事吃紧,还是在1934年9月长征前夕,与搭档聂荣臻一起“担着天大的干系”,到梅坑云石山的住所看望了他。

  林彪的分量自然又增加了一份。

  这只“九头鸟”,的确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这些或许是他人生经验的意外收获,并非早年的他刻意的追求。

  但尝到甜头的他,后来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崇尚起“勿讲真理而重迎合”来,成为了军事以外的“政治林彪”。

  他的仕途也开始超过朱德,成为再也无法超越,仅次于毛泽东之下的副统帅与接班人。

  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的时候,粟裕曾做过他的参谋长,同在一个司令部共事,虽然时间很短,但一个锅里吃饭的情谊,无疑为后来的惺惺相惜打下了基础。

  抗战期间,林彪一一五师师长的“交椅”还没坐热,打了平型关、广阳两仗之后,就因一次误伤离开了前线。

  大概伏击的是日军的辎重部队,自己损失又大,他似乎并不以平型关之战为荣,说“平型关吃了亏,头脑发热,是弼时作的决定”。将主要的责任推给了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反过来,如果这一战役的确有“惊天动地”之功,似乎也只能是任弼时领衔。

(责任编辑:侯彦方)

共(9)页 首 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林彪与贺龙因何结怨    2010年07月19日
  • ·毛泽东为何一再高看粟裕    2010年07月12日
  • ·粟裕与黄伯韬的四次交手    2010年05月27日
  • ·八路军抗战中如何改造日军战俘    2010年08月18日
  • ·苏联专家当年有多牛?    2010年10月15日
  • ·蒋介石当年带走多少黄金    2010年07月0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