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能、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干部如果不注意加强学习,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就会很快落伍,就很容易出现眼界不宽、思路不活、办法不多、难以应对复杂局面的问题。学习已成为干部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加强学习的现实性。
在现阶段的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不少轻视学习、不爱学习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习的劲头不足。少数干部自认为工作经验丰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行家里手”,工作信手拈来、轻车熟路,用不着费时费劲去学习“充电”。孰不知,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工作方法、程序、要求“刷新”速度不断加快,这些干部仅有的一点知识不久便被“折旧”无几了。二是学习的时间更少。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干部成天沉湎于迎来送往、请客吃喝,导致在书桌的时间少了,在饭桌的时间多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勾兑的时间多了。久而久之,在觥触交筹、推杯换盏中,精力消耗了,斗志消失了,责任遗忘了,素质也下降了。三是受社会现象的影响。受种种因素的作用,一些腹有读书、才华横溢的学习型干部受到排挤冷落,而少数胸无点墨、溜须拍马者却得到提拔重用,严重地挫伤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读书无用论”在少数干部中有所抬头。
这些现象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干部队伍中学习的状况还不容乐观。改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思学习、不善学习的现象已克不容缓。
二、增强学习的紧迫性。
一个不爱学习的民族不可能拥有辉煌,一个不爱学习的干部不可能走向成功,当干部,学习就不容有丝毫松懈。首先,要有不如别人的惭愧感。人贵有自知之明,“三人行必有我师”,承认不如别人不会低人一等、丢人现眼,相反,这是一个人内心诚实的表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事再大的人也有局限。但惭愧感不是自卑感,承认不足,但绝不心灰意懒、百事皆休,而是把惭愧感作为催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奋起直追,见贤思齐。其次,要有不甘落后的荣誉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干部不是一名优秀的干部,当干部就要把荣誉看作生命,用尽全力去捍卫、诠释,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要有“永争第一”的勇气,加强学习,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荣誉。第三,要有超越他人的使命感。干部固有自己的职责,责任重于泰山,要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本领,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工作,在更高要求下创造业绩,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我。
三、把握学习的规律性。
万物皆规律,学习也不例外。把握学习的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内心堆积学习的激情。激情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心中堆积起学习的激情,就会燃起加强学习的熊熊大火,迸发出学习的满腔热情,自会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而欲罢不能。第二,不断弘扬“钉子”的精神。新时期的干部承担着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间确实很紧,但这绝不能成为松懈学习的借口。相反正是由于时间宝贵,更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会“挤时间”、“抢时间”学习,充分利用饭前、会前、睡前等时间,尽量减少各种应酬,排除形形色色的干扰,坚持不懈、积少成多。长期做到这一点,必然能水滴石穿、有所收获。高玉宝从一名目不识丁的战士成长为一个知名作家,靠的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第三,注重提高学习的质量。书海浩瀚,当择其切已有关。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知识、书籍都学完,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适合自己爱好的好书来读。同时,在学习中,要采取链条式、放射性地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求知善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突出学习的应用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和促进工作,而不是为了装饰门面。各级干部应立足本职,自觉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并指导工作实践,把工作有没有改进、提高和创新,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达到学以改进文风,学以改进作风,学以改进工作的目的,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在促进工作、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是干部工作生活的需要,更是陶冶性情的良方,攀登理想的阶梯,提高人生价值的途径。它能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让我们摆脱地域的限制,视野的狭隘,从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学习型干部,以学习为乐、学习为荣,应该成为新时期每一名干部的自觉追求。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