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胀要有长期的政策安排

2010年12月08日 06:21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 刘伟
    ●过剩的流动性在资产市场中晃来晃去,客观上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本

    ●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9%以上,通胀率相应高一点是经济规律使然,不是失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很多,主要还不是游资的关系,而是由于流动性过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给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钱从银行出去了。这么强有力的财政扩张和宽松的货币供给政策导致的结果,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非常多。如果有有效需求,把这些票子吸纳到企业、吸纳到实业当中去,就不会更多地冲击物价。问题是这些票子现在没有有效需求。跑到哪儿去了?滞留到了虚拟经济领域,在资产价格上兴风作浪。

    对资产价格的冲击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股票、楼盘等,另一种是制造一些金融符号,今天“豆你玩”,明天“蒜你狠”,后天“棉里针”。

    过剩的流动性在资产市场中晃来晃去,客观上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本。大蒜涨了,房子涨了,绿豆涨了,猪肉涨了……工人、职工一定要求加薪。人工成本不是单一要素,一加薪就意味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力成本都要上升,推动通货膨胀。这种推动很可怕,不是需求拉起来的,而是成本推上去的。需求拉起来的通货膨胀有个好处,市场活跃,企业开工充分,就业增加。如果是成本推上去的,需求就不活跃,物价上来了,形成滞胀,一方面是高失业,一方面是高通胀。

    如何看待和管理巨大的流动性?

    首先,不用慌,不用特别担心。今年如果通胀率略超过3%,也不用太慌,因为今年经济增长有望在9%以上。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通胀相应高一点是经济规律使然,不是失控。

    其次,对通胀的治理,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政策安排,每一步力度尽量平缓,政策力度不要太猛。短期政策有滞后性,就好像治疗感冒,不能指望立马“药到病除”,而需要在一定的疗程内按医嘱科学服药才能有好的疗效。

    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除,内需不足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增长动力不够,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中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我们治理通胀,收紧流动性,防止恶性或者严重通胀的政策目标不能动摇,并且要长期化,但采取的政策调整手段不要过于密集,尤其不要在短期内出现剧烈的政策波动。

    (本报记者  熊建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