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实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试图在自主招生上作出一些改变,所谓北大无小事,而教育改革更无小事,一些基本的改革逻辑需要澄清。
欧美一些国家,自主招生已经非常成熟,公立大学、私立大学都是如此,而且其招生的变量相当之多,考试,高中成绩,社区活动,学术论文,私人推荐(校长推荐制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等等。进行比对,中国的招生大约有两大主要的特征:其一,中国招生的路径相当狭窄,高考几乎是唯一的路径了,当然,以前还有极少数保送的,但引起了极大争议;其二,我们的大学,绝大部分是公立大学,如果说是私立大学,理论上它就是一家公司,他想招什么人全凭他自己的意愿。
因此,我们谈北大或其他学校想在自主招生上有些突破,就必须这两大前提上做出一些应对。其一,就是必须在高考之外,扩展新的选拔人才的路径,否则你的所谓自主招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必须强调所谓的“破格”,其实就破高考的格;其二,就是你作为公立大学,那么你自主招生就存在一个公共的目的,就是你的改革必须促进社会公益,具体点说,就是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为国家选拨更优秀的人才。
这其实就涉及到自主招生改革的根本,就是在高考之外,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评价机制。这种机制到底有多新?由此评定和选拔的人才是否真的有助益于教育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等,是自主招生改革从头至尾都必须盯着的核心问题。然后,才是在实施过程,如何有一套合理的程序,用程序正义来保证公平公正的选拔到这些人才。这就是所谓改革的路径问题。
显然,北大这次“校长推荐制”,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对于招生对象的语焉不详上,整个的实施方案,就看到所谓的“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这跟所谓的新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全搭得上边嘛?与高考路径又有何区别呢?无非就是考霸型(综合素质亦即综合学科分数奇高),或竞赛型(单科特长突出)。其实也是从源头上扼杀了此次自主招生改革的突进意义。
还有很多人的能力和发展前景个其高考成绩并不成正比,高分低能的例证也是层出不穷,这其实就是教育所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因此,教育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盯紧社会现实,除了高考之外,还有多少是可以逐渐引入的人才评定的变量,譬如说社区活动;学术思考、研究能力;领导、组织和协调的能力;甚至于是个人美誉度,譬如某位学生口碑特别好,有社会人士赏识他,郑重的推荐,推荐制不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吗?这些东西,恰恰就是自主招生改革所要仔细考量,并具体引入进行操作、评价的东西,惟其如此,方可能在高考路径之外,开辟一个新的机制,扩展人才的进阶途径,改变当前教育唯一、死板、僵化的评定机制,给教育和社会生活引入活力、创造力、创新力等等。
如果我来参与这种自主招生的设计,那我会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其一就是高考之外的一梁丁切能力;其二,奖赏正直、善良和诚实的品德。就好像匡超那样,对北大老师的提问的回答,既体现了年轻人的锐气,更是正直、诚实的品德。
再来谈公平的问题,也就是用一套比较可行的程度,使得制度不至于沦为权贵的游戏。、其实有一种最简易的方式,就是所谓“大白于天下”,像以前的保送制度基本上搞成暗箱操作,成为特权者的游戏就是明证,因此,这套自主招生的游戏程序,只要从头之尾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引入公众和舆论监督,其腐败的可能就小之又小。每个省市才几所中学,舆论高度聚焦,在高度关注下,校长推荐制迅速演化成为校方推荐制了,可见各中学是相当紧张这“资质“的,当然,也背离校长推荐制正向激励校长个人征信形成的可能性。
改革值得鼓励,尽管弊病重重,仍期待北大拿出气度,将面试阶段的内幕尽可能公开。而以长远计,则“校长推荐制”这种水平的东西,距离自主招生改革之基本逻辑尚相差甚远,又岂能担当起单兵突进之重任,北大和教育改革者当三思!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