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老伴是豪门》《人到五十,闪婚霸总》《团宠老妈惹不起》……近月来,内容指向中老年的微短剧“异军突起”,频频登顶短视频热度榜单,为银发群体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娱乐天地。然而,随着诸如“父亲因刷短剧不慎刷爆银行卡”“爸妈两个月内充值高达4000元观看短剧”等事件频发,老年人群体中日益凸显的数字成瘾问题,正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议的话题。
老年人沉迷微短剧,一方面是因为退休后生活无聊,短剧成为了他们消磨时间的重要工具。且部分老年人退休以后社交活动减少,社会参与感低,他们正是通过观看微短剧,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交圈层,增强群体之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这些剧情紧凑、反转不断的短剧,以贴近中老年人的生活情节和“先惨后爽”“隐瞒豪门”的叙事模式,直击老年人的情感共鸣点,满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无论是“老年霸总”浪漫爱情故事、“母爱无声”温暖亲情故事,还是“婆媳矛盾”的生活琐事,都能够让老年人在观看中找到一种精神慰藉和释放。
然而,中老年微短剧背后复杂的消费套路却不得不让人警惕。首先是大数据将老年人牢牢困在中老年微短剧的海洋中,让他们被精准营销,引导付费。其次是创作公司为了提升曝光量,在投流的过程中将虐点“拉满”,攒足“反转”悬念,吸引老年人继续看下去。更有不少微短剧小程序利用老年人网络支付不熟悉,对网络数字产品判断力较弱的特点,把戏剧性片段与“1元解锁全集”“9.9元七天畅享全集”等诱人标签相结合,在短视频平台上大肆引流,诱导老年人跳转到其他平台继续付费观看,再通过复杂的充值规则,例如首月0.9元,但到期后自动续费扣款19.9元的续费模式,以及其他种种诱导性消费设计,使老年人在浑然不觉中陷入了过度消费的漩涡。
数字成瘾,激情消费,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更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些消费套路,仅谴责和批评是不够的,子女搞“一刀切”不让父母看短剧也是不现实的,社会多方要共同探索如何引导老年人建立起数字素养,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时代的娱乐方式。
作为平台方,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短剧推送模式和内容,健全短剧收费渠道,让消费告知页面更加醒目,保障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与此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平台方应当针对老年人的认知特点,设计更加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降低他们使用数字设备的难度,或是让子女帮忙设置消费上限和观看时限,避免老年人沉溺于短视频。相关部门也要建立微短剧行业法律法规,完善微短剧售前售后服务,避免部分微短剧小程序“卷钱跑路”,欺骗老年人的现象。
社会与家庭也应当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子女要加强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多多陪伴父母,及时了解父母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更加健康、积极地参与到数字生活中来,帮助他们解决在数字平台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中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提高网络防范意识,政府、社区、媒体平台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或通过为老年人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记忆网络安全知识。
短剧围猎银发族,消费套路需警惕。老年人数字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平台、社会、家庭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为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保驾护航,让老年人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避免陷入数字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