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单广告折射监管缺位

2024-06-19 07:02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快递单广告折射监管缺位

2024年06月19日 07:02   来源:扬子晚报   童其君

  “扫码抽水杯”“扫码领雨伞”“先别拆 领20元红包”……在快递包裹外张贴的快递单上,类似的“福利”信息不胜枚举,简短的几个大字,给取件的顾客营造出一种轻松可得的假象。不仅快递单上有二维码广告,就连只有卡片大小的取件码上,此类的广告也不少。广告主为增加用户的扫码率,在快递单上大量投放抽水杯、抽雨伞、领红包等广告。(6月18日中国新闻网)

  事实上,早在2022年,安徽省消保委就对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展开调查,并建议快递单广告发布者应停止以“福利”为噱头忽悠消费者,快递公司有义务和责任对自己“阵地”上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快递单上印刷的内容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两年了,这些擦边广告却有变本加厉之势,似乎成为“常规动作”了。

  快递单上的二维码,扫码率平均在千分之三,这种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做法让人非常不快,但在庞大的基数下,这种广告形式不容小觑。这些广告并不能保证内容真实,扫码抽奖套路满满,骗钱、推销,可能还会获取个人信息。但目前对于快递单上广告的监管还有漏洞,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这导致“忽悠”消费者的扫码小广告依旧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快递单上。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相关部门应尽快考虑从法律层面对快递广告的合法性进行规范和约束,并对快递广告的发布流程、广告类型、责任主体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广告发布商、快递企业及消费者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将快递广告监管纳入法治轨道中。而眼下,市场监管、消保委等职能部门务必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对各种快递单广告把好关、严审核,又要对诱导性、欺诈性的快递单广告进行严厉处罚、无情打击。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必须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追究法律责任等行之有效的处罚手段,让无良快递单上投放广告者付出经济、诚信和法律的惨重代价。当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不要乱扫此类广告二维码,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