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志愿”引领学子阳光逐梦

2024-06-19 06:58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阳光志愿”引领学子阳光逐梦

2024年06月19日 06:58   来源:广州日报   杨博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无疑是考生家庭的头等大事,也是必须攻克的下一个难题。

  为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志愿填报服务,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2024年,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以下简称“阳光志愿”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填报志愿实质上是一次信息搜集整合的过程,也是一次自主决策的实践。在很多人看来,选择不同的院校、专业,就可能创造不同的人生。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342万人。为了促使高教供需两端“双向奔赴”,海量数据、系统集成的“阳光志愿”系统究竟破解了哪些痛点问题?一是帮助考生“选大学、选专业”,二是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职业心理测评,三是提供个性定制的志愿推荐。简而言之,“阳光志愿”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志愿填报中的信息差,从而为规范发展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护航考生阳光逐梦增添助力。当然,要充分发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作用,还需要善用之。笔者认为,有几点尤须注意。

  要锚定“国之大者”。梦想犹如阳光,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当个人选择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同频共振,人生逐梦就会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强的动力。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显示,今年新增设24种本科专业进行高考招生。从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到健康科学与技术,这些“含智率”高、类型丰富的新专业“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区域需求、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就业导向”,亟需广大考生与家长共同关注。“阳光志愿”系统集成权威、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链接相关专业的推荐高校、考研方向等信息,让考生对“国之大者”更加心中有数。

  要倾听“内心声音”。人们常说,兴之所往,一路生花。填报志愿归根结底是以未来为导向的,不能只根据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决定,而要结合兴趣与热爱来找寻前行的方向。所以,填报志愿也是一次认识自我的机会。“阳光志愿”系统综合兴趣、价值观、人格、学科倾向四维度,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倾向,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朝着理想进发。在填报志愿过程中,老师与家长要引导考生深入地进行自我考量,不断校准填报的方向与目标。

  要做到“行之有方”。漫漫征途,每个人恐怕都难以怀揣一份计算清楚的“路线图”抵达梦想的彼岸。所以,人生不妨多些中长期的规划、少些精致的“自我设定”,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上。“阳光志愿”系统融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突出新兴与热门职业的工作实例讲解,链接不同职业的从业资格、技能要求、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信息,无疑会为考生更高效地确定生涯实践的路线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祝愿广大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以行而不辍的脚步丈量梦想、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