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故乡》,中国式创业传承的“轻”与“重”

2024-06-18 07:21 来源:人民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星星的故乡》,中国式创业传承的“轻”与“重”

2024年06月18日 07:21   来源:人民网   李飞

  一部新主流商业都市剧《星星的故乡》,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后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该剧以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为背景,讲述贺兰山东麓一代又一代的创业人披荆斩棘、创业创新的故事,他们改变了家乡面貌,也带动当地村民共赴幸福生活。这一新时代创业故事,折射出中国式创业传承的“轻”与“重”。

  《星星的故乡》中的故事几乎全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该剧运用了大量写实主义的对比。当创业者的理想同现实的困难交织,当个人利益同时代背景碰撞,个人选择所展现的不同路径,引人深思,更让剧情充满了艺术张力。

  “重”与“轻”的价值选择始终贯穿在剧中,体现出为理想而坚持,为梦想而奋斗的创业精神。女主欧阳易星在父亲出车祸后,原本打算将酒庄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点,但看到唯利是图、用西方经营管理思路管理葡萄园的职业经理人与总酿、果园工人冲突后,毅然选择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转而投身于酒庄的运营,承担起新一代葡萄酒人的责任。在作为酒庄“二代”的欧阳易星这里,在天平“重”的一侧,是“父辈的旗帜”——是他们在贺兰山东麓沙漠不毛之地坚守多年开辟的葡萄庄园,是创业初衷与梦想的坚持。同为酒庄“二代”的齐路则是一个留法归国的天才酿酒师,也是剧中葡萄酒专业主义精神的担当。他的世界围绕着葡萄酒转,为了追求自己的葡萄酒梦,不惜放弃一切。欧阳易星与齐路接过了上一代的创业梦想,成为了剧中中国式创业传承的代表。

  这种“轻”与“重”的价值衡量也体现在对葡萄酒的判断上。《星星的故乡》中,对葡萄酒的评价标准最后落脚点是“人”:“葡萄酒归根到底比的是人。正是欧阳易星、齐路这样秉承了葡萄酒的本质,秉承了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本质,坚持开拓创新,发明酿出新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奖,最后走向世界。与欧阳易星形成对照,另一位角色邱一涵则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她信奉的是“生意生意,有生存才有意义”的价值理念。这种基于现实的理念同理想主义的光芒相碰撞,最后高下立判。最终,在欧阳易星的感化下,她也受到触动与转变,她们二人成为了推广宁夏葡萄酒的黄金搭档,并参与到了扶贫新模式的探索之中。

  作为一部试图立体化呈现宁夏葡萄酒业的新主流电视剧,《星星的故乡》力图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延展开去,站在宁夏经济文化特色角度将两代人的奋斗历程纳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局中,并围绕葡萄酒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安排了相应的戏剧冲突并给出了完美回答,将宁夏人中国式创业传承的“轻”与“重”呈现淋漓尽致,也展现了他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开创美好新生活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