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观察

2024-06-18 07:12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伞的观察

2024年06月18日 07:12   来源:南方日报   田东江

  这几天,因龙舟水的缘故,广州时时飘雨,虽然间或来一阵,也并不是很大,但外出往往也需带伞,就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

  伞,本字作“繖”。《说文解字》云:“繖,盖也。”即有盖器具。虽然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已有“伞”字,但是汉以前,言及笠、盖或簦,大抵都是言伞。《史记·五帝本纪》载,舜的父亲瞽叟续弦,生了个儿子叫象,“瞽叟爱后妻子”,看不上舜了,加上后妈使坏,两个人合谋把舜给杀掉。终于有一次机会来了,瞽叟“使舜上涂廪”,让他登高修补粮仓,自己则“从下纵火焚廪”。不料舜“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司马贞云,这是说舜“以笠自扞己身,有似鸟张翅而轻下,得不损伤”。这样来看,舜是将伞当成降落伞使用的先驱了,懂得利用空气阻力的原理。不过,那谷仓应该不高,小视频所见,当代有个外国小哥在雨伞下绑个西瓜从七八层高的楼房放下去,西瓜也摔得粉碎。

  五帝的事有些悬乎,现实中如何?还看《史记》。其《虞卿列传》载:“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徐广曰:“蹻,草履也。簦,长柄笠,音登。笠有柄者谓之簦。”这就跟现在的伞也没什么两样了。《淮南子·汜论训》云:“苏秦,匹夫徒步之人也,靻跷嬴盖,经营万乘之主。”靻跷嬴盖,前两个字说的也是鞋,盖,高诱注曰“步盖也”,正是伞。同样以游说而闻名的苏秦,装扮和虞卿差不多,也许是那个时候他们这“行当”的标配。西汉《急就篇》卷三有“竹器:簦、笠、簟、籧篨”一语,颜师古注曰:“竹器,总言织竹为器也。簦笠皆所以御雨也,大而有把,手执以行,谓之簦。小而无把,首戴以行,谓之笠。”这就把斗笠和雨伞区别得更加清楚了。

  当年,夫子弟子所持的雨具又是什么呢?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说得清楚:“孔子将近行,命从者皆持盖,已而果雨。”《致思》里更具体一些:“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商,即子夏。孔子没伞,子夏有,但孔子认为子夏比较吝啬,向他借的话等于难为他,不借,别人会说他不尊师;借,他又会心疼。从子夏的角度考虑,孔子说还是别借算了。

  伞除了挡雨,还有遮阳的功能,这在今天也是同样。《默记》云,王安石辞相后住在南京蒋山,李茂直去见他,两人路上遇到,路边就聊开了。“语甚久,日转西矣,茂直令张伞,而日光正漏在荆公身上”,没挡住阳光,李茂直“语左右,令移伞就相公”。王安石一语双关:“不须。若使后世做牛,须着他与日里耕田。”

  从前还有一种伞盖,形制与伞差不多,或者伞正是由之演变而来。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有“青铜之冠”美誉的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可窥伞盖其详。伞盖虽然也有挡雨遮阳的功能,却是一种仪仗物。还有,皇帝出行时的“伞扇前导”也是,到地方了,还要“持伞扇侍卫”。专门执伞的人,就叫伞子。辽道宗时,重元之乱平,立功的加官进爵,有名有姓的之外,“诸护卫及士卒、庖夫、弩手、伞子等三百余人,各授官有差”。《金史·仪卫上》载,朝参日,天子仪卫之“弩手、伞子直于殿门外,分两面排立。司辰报时毕,皇帝御殿坐,鸣鞭,閤门报班齐。执擎仪物内侍分降殿阶,南向立。点检司起居,弩手、伞子于殿门外北面山呼声喏,讫,即于殿门外东西相向排立”。伞子的职能一清二楚。《魏书·裴良传》载,北魏孝明帝时冯宜都、贺悦回成暴动,“以妖妄惑众,假称帝号,服素衣,持白伞白幡,率诸逆众,于云台郊抗拒王师”。暴动者虽史书所云之“山胡”,对皇帝仪仗也是清清楚楚。

  对大臣而言,伞盖则以不同颜色标识官品高下。如《隋书·礼仪志五》载:“王、庶姓王、仪同三司已上、亲公主,雉尾扇,紫伞。皇宗及三品已上官,青伞朱里。其青伞碧里,达于士人,不禁。”《解缊编》“青凉伞”条云,刘子仪时时盼望升官,未遂则“称疾不出”。有人来探望他问什么病,他说“虚热上攻”。石文定戏曰:“只消一服清凉散即愈矣。”因为“官任两府者,方得凉伞”,石文定这是借谐音来揶揄刘子仪了。

  挡雨遮阳的伞,在官场中也每每变味。《晋书·王雅传》载:“王珣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为什么来宾一多半又纷纷掉头转向去王雅那里了呢?因为少傅这位置始而大家公认是王珣的,“珣亦颇以自许”,不料形势变了。因此,史书对“众遂赴雅焉”写了这么一句:“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等到王雅来拜会王珣,“遇雨,请以繖入。王珣不许之,因冒雨而拜”。王珣算出了口恶气。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乃《白蛇传》故事源头之一,许仙尚叫许宣。许宣要去“保叔塔烧答子”,在李将仕兄弟的生药铺借伞。铺子里的老陈告诉他:“这伞是清湖八字桥老实舒家做的。八十四骨,紫竹柄的好伞。”没走几步,许宣又借给了刚才一同搭船的白娘子。因为借伞还伞,二人又结为夫妇。这该是关于雨伞的最浪漫的故事吧。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