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厂”抓考勤不宜嘲讽

2024-05-30 07:50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对“大厂”抓考勤不宜嘲讽

2024年05月30日 07:50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严抓考勤,午休时间缩短为1小时、且不允许熄灯……近日,有关京东内部考勤调整、午休时间缩短等问题,引起争议。眼下“618”在即,京东、阿里不约而同向“大公司病”开刀,备受关注。

  一直以来,互联网“大厂”素以弹性打卡、宽松考勤“著称”。但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诸多“大厂”也将目光投向了考勤管理。一直以来,网友多有议论。京东此番调整,自然也难逃争议。对此,究竟该怎么看?

  不宜先入为主。看到“大厂”抓考勤,很多人自然联想到压榨、剥削、变相裁员,甚至“资本无情”……实际呢?据京东内部自查,员工找人代打卡已形成产业链,一次15元,一个人可替20人打卡,每月有超1.4万人次参与其中;有员工一年代打卡近百天,每天四点就下班,但能领到全额薪水……如此奇闻,发生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可谓咄咄怪事。想想看,假如你身边有“同学”摸鱼、有“兄弟”躺平,“长期早上10点来上班,下午4点即下班”,靠钻空子拿着相近的薪水,谁能心理平衡?考勤、摸鱼等乱象蚕食企业利益,侵蚀公平公正的职场环境,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无疑是一大祸患。向其“开刀”,与所谓的互联网“大厂”无关。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不会坐视员工尸位素餐,都不会甘心养懒汉。这么说,并非偏袒——倘若企业侵犯员工权益,我们自当支持员工维权;反之,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职业操守,企业也有权利处置。

  再者,也不宜冷嘲热讽。“严抓考勤意味着一个公司走下坡路了”,这是常见的论调。对于“大厂”抓考勤,不少人揶揄、挖苦。其实,大可不必。根据“帕金森定律”,一个组织机构若无外力约束,就会倾向于自我膨胀、效率递减。这正是“大公司病”的来源。客观来说,“大公司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它与行业领域、国企民企等无关。放眼世界,全球知名企业都曾咬牙破解。可以说,优化内部管理,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也是一道必答题。尤其眼下,互联网行业正在急剧变化。头部企业纷纷自曝“家丑”、刀刃向内,这种危机感、自觉性还是值得赞许。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对于“大厂”的求变、调整,理应轻拍砖、少拍砖。

  当然,并非不能讨论。我们常说,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少数互联网企业跻身“大厂”之列,属时势使然,但说到底是闯出来、创出来、干出来的。人是关键因素,员工的创造力、主动性、忠诚度至关重要。而这些,“抓”不出来、管不出来,必须靠引导、激励、保障、呵护……“大公司病”成因复杂,开药方、动手术也当找准症结。互联网企业以创新立身,期待它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多探索,为更多领域、更多大企业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