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只要我们坚定发展“向绿”、动能焕新的步伐,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指出,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态势看,一方面,绿色转型正在重构以要素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函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正在催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市场。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扎实的数据,彰显出我国去年以来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可以说,“绿色”底色越擦越亮,我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也在持续提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形成高质量新增长范式
在全面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