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家门口的幸福”如何触手可及?

2023年12月02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建设好嵌入式服务设施,既需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也需要千方百计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解决好如何补的问题。

  孩子放学早,家长忙于工作没法去接怎么办?独居老人吃喝起居无人照看咋安排?维修、家政、餐饮等如何就近解决?这些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我国6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居民主要生活在社区,能否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关乎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年来,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推动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近日,《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发布,提出“在城市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

  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是为了有效解决居民接送、跑腿之难,实现养老托育“离家不离社区”,有效降低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成本。其实,各地已有不少探索。比如,杭州市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门打造了“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仿照家庭布景,主打怀旧风格,让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感到家一般的舒适。又如,北京将“便民生活圈”纳入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科学布局生活圈数量,建立动态地图、精准补建网点。

  从地方的实践来看,“嵌入”意味着服务设施建设是渐进的,不是大拆大建,只有摸清情况才好因地制宜。据报道,自2024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查找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配建不达标、功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这会为社区服务设施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准嵌入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为避免出现“建设轰轰烈烈,服务冷冷清清”,《方案》要求,“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规模效应,根据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财政能力,科学选择合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化择优、委托经营等方式,向服务运营主体提供低成本设施建设场地空间。”以社区商超为例,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超市进社区,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可以说,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才能确保服务设施不仅建得好,还能用得好。

  当然,各个社区的情况不尽相同,怎样“嵌入”没有统一答案。为此,《方案》强调“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这一点很重要。如今,一些新小区商业配套招商还不齐全,生活不够便利;一些老旧社区,商业设施简陋、业态传统,由于历史原因,改造提升的空间有限……这也提示相关各方,建设好嵌入式服务设施,既需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也需要千方百计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解决好如何补的问题。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碰触。”让社区服务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这样“家门口”的幸福,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社区服务有品质,幸福生活有依托

     期待更多骑手到社区当帮手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家门口的幸福”如何触手可及?

2023-12-02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