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城市的“未来感”,从实现“我想静静”开始

2023年10月31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社会生活、工业、施工、交通是公认的噪声主要来源,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也折射着城市治理水准。城市的“未来感”,不仅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还要看其可持续性。那么,不妨就从实现“我想静静”开始。

  正在“美容小睡”,被窗外工地的噪声吵醒;开始“疯狂码字”,楼下嘈杂的广场舞音乐不时添乱;享受“漫步路上”,突然被机动车的鸣笛声吓一哆嗦……类似遭遇,不少人可能都经历过。“想静静”,有时真的有点难。“高铁静音车厢”不久前曾登上热搜,正是人们渴望安静的佐证。

  这不是某些人“矫情”。其实,城市的噪声水平,与百姓生活质量和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目前,社会生活、工业、施工、交通是公认的噪声主要来源,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也折射着城市治理水准。因而,解决好发展与宜居的矛盾,构建良好的“声环境”是一项重要工作。

  那么,如何去做呢?首先,建章立制不可少。“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这是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有关内容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行,对噪声污染现象开出了“药方”。今年,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旨在满足群众享有“宁静”环境的需要。

  保护我们的“安静权”,各地也在紧密跟进,潍坊、平顶山、柳州等城市就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又走在了前面。近日,《深圳市宁静城市建设规划(2023-2027年)》正式印发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这份规划遵循“源头控增、消除存量、建立长效机制”的思路,提出100项规划任务、27条重要政策和72项重点项目,力求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

  当然,防治噪声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防”,也要“治”。一方面,许多城市都建设了生态隔离带、设立了交通禁鸣区,还有一些城市在街头试行安装噪音自动监测屏,实时显示噪声的分贝。另一方面,各地也在探索用科技的力量来减少噪声污染。比如,珠海就针对广场舞音箱专门打造了一种可移动的“隔音神器”,它采用高阻力的纳米吸声材料,对中低频噪音进行吸收,其三面封闭、一面开放的结构可以减少噪声向四周传播。

  进一步说,防治噪声污染还是道“发展考题”。对于城市治理来说,政府、社会和企业要齐心协力。《2021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120亿。可以预计,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噪声监测设备等的需求将逐步增加,且市场的升温还会带动新一轮技术研发热潮,如在线监测设备、噪声大数据应用技术、新型声学材料、新型隔声装备以及智能化降噪研究开发等,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业内企业来说,应当抓住这个机会,着力在相关技术领域里取得突破,为城市安宁作出贡献,同时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今年的主题是“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城市的“未来感”,不仅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还要看其可持续性。那么,不妨就从实现“我想静静”开始。(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合力打造“宁静城市”

     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城市的“未来感”,从实现“我想静静”开始

2023-10-31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