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 考 文 献 ]
[1]高阳,李晓宇,周卓琪.数字技术支撑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底层逻辑与实现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22(4).
[2]翟云.“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变革、价值嬗变及发展逻辑[J].电子政务,2021(1).
[3]蒋敏娟,黄璜.数字政府:概念界说、价值蕴含与治理框架——基于西方国家的文献与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3).
[4]李秋香,张舸,黄毅敏,马草原,姚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21,21(12)
[5]廖福崇.基于“制度-行为”框架的数字治理能力生成模式研究[J].湖湘论坛,2022,35(2).
[6]李昊林,彭錞.良好数字生态与数字规则体系构建[J].电子政务,2022(3).
[7]姚国章,周军伟,薛新成.新时期数字技术赋能民生保障的思考[J].创新科技,2021,21(5).
[8]廖福崇.我国数字政府的构建方式研究:案例比较的视角[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1,43(5).
[9]徐信予,杨东.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治理红利”[J].行政管理改革,2021(2).
[10]罗斌元,赵帅恒.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创新科技,2022,22(3).
[11]Zelin X, Yang Z, Jieren H. Cross-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within the Government in China: The Case of Shanghai[J].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22, 20(1).
[12]周文彰.数字政府和国家治理现代化[J].行政管理改革,2020(2).
[13]廖福崇.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类型学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1,23(4).
[14]王凯,聂琼瑶,韩雪亮.数字化创新:回顾与展望[J].创新科技,2021,21(5).
[15]黄璜.数字政府:政策、特征与概念[J].治理研究,2020(3).
[16]侯二秀,赵月圆,郭昕冉,尹西明.国内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路径、核心议题与前沿展望[J].创新科技,2022,22(4)
[17]蒋敏娟.地方数字政府建设模式比较——以广东、浙江、贵州三省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21(6).
[18]温雅婷,余江.数字科技驱动的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理论逻辑与作用机制分析[J].创新科技,2022,22(5).
[19]朱锐勋.政府数字化转型与电子政务深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22(2).
[20]Ma L, Wu X. Citizen engagement and co-production of e-government services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2020, 5(1).
[21]陈劲,叶伟巍.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和关键特征[J].创新科技,2022,22(1).
[22]翟云,蒋敏娟,王伟玲.中国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阐释与运行机制[J].电子政务,2021(6).
[23]闫俊周,姬婉莹,朱露欣.数字经济、政府干预与区域创新能力[J].创新科技,2021,21(12)
[24]王伟玲.我国数字政府顶层设计的理念辨析与实践指向[J].行政管理改革,2021(6).
[25]杨学科.数字私权力:宪法内涵、宪法挑战和宪制应对方略[J].湖湘论坛,2021,34(2).
[26]沙德春,胡鑫慧.政策驱动型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内涵与理论特质[J].创新科技,2022,22(2)
[27]陈睿,刘大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2(1).
[28]Li Y, Shang H. Service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and citizens’ continuous-use intention regarding e-govern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20, 57(3).
[29]魏崇辉.习近平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基本内涵与中国实践[J].湖湘论坛,2022,35(1).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社会学研究”(20&ZD149)。
[作者简介] 廖福崇,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