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婚内赠与情人379万元被追回:“小三”们该醒醒了!

2022年07月28日 08:04   来源:羊城晚报   赵志疆

  夫妻结发31年,育有一女,本以为幸福美满的婚姻,却在发现丈夫出轨后亮起红灯,更发现丈夫赠与情人钱款379万元。妻子一怒之下诉至法院,请求确认两人之间赠与行为无效,要求情人全额返还钱款。近日,辽宁省庄河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这是一桩令人大跌眼镜的法律纠纷:夫妻结婚31年,丈夫出轨就长达14年,甚至,非婚生下的儿子都已经10岁。漫长的14年时间里,这个男人如何游走于两个女人与“家庭”之间,外界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个男人不仅家境富裕,而且出手阔绰——在与出轨对象交往的过程中,男子不仅为其转款147万余元,还为其花145万元购买2套房,花87万元买了一辆车。

  撇开这些吸引眼球的内容,这起官司最大的看点在于,丈夫亲手送给情人的钱,妻子能否重新要回来?

  法院的态度很明确: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权利,对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任何一方无权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实际上,这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是一种常见的法院判例。至于男子出轨对象以孩子抚养费提出的抗辩主张,法院表示,可另行向该男子主张。换句话说,该男子是否需要承担抚养费、需要承担多少抚养费,这些需要男子出轨对象另行起诉,在此之前,男子已经送给出轨对象的钱,必须如数返还。

  从法理上来看,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判决。不过,从男子出轨对象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个在情理上很难接受的判决:自己跟那名男子交往十几年,甚至还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但能否得到补偿,却仍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正是这个普通判决的典型性意义——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他人婚姻,不仅会遭受道义和良知的谴责,而且会承担“鸡飞蛋打”的风险。

  坦白说,尽管这名男子的出轨对象坚称不了解男子的婚姻状况,但这样的辩解终究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即使交往初期不了解男子的真实婚姻状况,在怀孕产子以及抚养孩子的一系列过程中,又怎么会不了解男子的真实身份?一名女子甘愿承担非婚生子的风险,十几年如一日独自抚养孩子,如果不是盲目相信“真爱”,多半是受到了金钱的诱惑。而此次判决不失为一种严厉的警钟:如果失去了法律最基本的保障,不仅花言巧语容易雨打风吹去,看似唾手可得的金钱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诚如法律所言,出轨一方对第三者的赠与行为严重破坏了婚姻彼此忠诚的价值基础,损害了配偶方的情感和财产权利,违反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风气,不能得到保护。法律不仅是婚姻关系的保护伞,同时也是所有人与人正当交往的保险丝。面对这样一份判决,所有为情所困的痴心人都应该有所警醒——如果对方不能给你一个合法的名分,那多半暗藏着一份非法的祸心,此刻甘之若饴的谎言与金钱,难免会成为日后独自品味的一杯苦酒。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婚内赠与情人379万元被追回:“小三”们该醒醒了!

2022-07-28 08:04 来源:羊城晚报 赵志疆

  夫妻结发31年,育有一女,本以为幸福美满的婚姻,却在发现丈夫出轨后亮起红灯,更发现丈夫赠与情人钱款379万元。妻子一怒之下诉至法院,请求确认两人之间赠与行为无效,要求情人全额返还钱款。近日,辽宁省庄河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这是一桩令人大跌眼镜的法律纠纷:夫妻结婚31年,丈夫出轨就长达14年,甚至,非婚生下的儿子都已经10岁。漫长的14年时间里,这个男人如何游走于两个女人与“家庭”之间,外界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个男人不仅家境富裕,而且出手阔绰——在与出轨对象交往的过程中,男子不仅为其转款147万余元,还为其花145万元购买2套房,花87万元买了一辆车。

  撇开这些吸引眼球的内容,这起官司最大的看点在于,丈夫亲手送给情人的钱,妻子能否重新要回来?

  法院的态度很明确: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权利,对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任何一方无权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实际上,这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是一种常见的法院判例。至于男子出轨对象以孩子抚养费提出的抗辩主张,法院表示,可另行向该男子主张。换句话说,该男子是否需要承担抚养费、需要承担多少抚养费,这些需要男子出轨对象另行起诉,在此之前,男子已经送给出轨对象的钱,必须如数返还。

  从法理上来看,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判决。不过,从男子出轨对象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个在情理上很难接受的判决:自己跟那名男子交往十几年,甚至还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但能否得到补偿,却仍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正是这个普通判决的典型性意义——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他人婚姻,不仅会遭受道义和良知的谴责,而且会承担“鸡飞蛋打”的风险。

  坦白说,尽管这名男子的出轨对象坚称不了解男子的婚姻状况,但这样的辩解终究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即使交往初期不了解男子的真实婚姻状况,在怀孕产子以及抚养孩子的一系列过程中,又怎么会不了解男子的真实身份?一名女子甘愿承担非婚生子的风险,十几年如一日独自抚养孩子,如果不是盲目相信“真爱”,多半是受到了金钱的诱惑。而此次判决不失为一种严厉的警钟:如果失去了法律最基本的保障,不仅花言巧语容易雨打风吹去,看似唾手可得的金钱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诚如法律所言,出轨一方对第三者的赠与行为严重破坏了婚姻彼此忠诚的价值基础,损害了配偶方的情感和财产权利,违反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风气,不能得到保护。法律不仅是婚姻关系的保护伞,同时也是所有人与人正当交往的保险丝。面对这样一份判决,所有为情所困的痴心人都应该有所警醒——如果对方不能给你一个合法的名分,那多半暗藏着一份非法的祸心,此刻甘之若饴的谎言与金钱,难免会成为日后独自品味的一杯苦酒。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