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未成年人有更多时间网上冲浪,不少未成年人在没有家长监护下上网娱乐。媒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未成年人上网时,常常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一些不良内容:网页中植入的色情广告、短视频平台的擦边视频、各类黄色App以及聊天群中防不胜防的“网络色狼”。(法治日报7月22日)
据报道,一名高中生向记者“演示”打开某款App后,随即弹出了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的窗口,他娴熟地关掉弹窗后,短视频开始一个个播放,没一会儿就刷到了其所说的“热辣”视频。视频中博主穿着性感,随着背景音乐的鼓点大幅度扭动着。而采用青少年模式可以有效屏蔽上述内容。记者借他的手机尝试使用该模式,连续刷了几十条短视频也没有看到一条类似热舞的视频。而当记者问为什么不进入青少年模式时,他和同学都笑了起来,其中一个男生告诉记者,青少年模式“没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模式的“底层逻辑”,就是依靠学生的“自觉”,由学生自主选择青少年模式,如果学生自己不选择,也就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这一“底层逻辑”存在严重悖论,即要求被保护的、缺乏自觉性和辨别能力的青少年自己保护自己、主动抗拒诱惑。当前,虽然我国已经要求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平台均建立青少年模式,然而,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未成年人很容易绕过青少年模式,获取不良信息,且不受限制地玩网络游戏。
当前,监管部门在监管平台时,也存在只看青少年模式是否建立,青少年模式中有无不健康内容,而不管青少年模式的具体使用情况的问题。把每个青少年都假设为有自觉性的好孩子,会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而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要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必须让青少年模式变为“强制模式”,而不是自主选择模式。
所谓“强制模式”,就是所有面向青少年用户的平台都必须有青少年模式,并要加强对青少年身份的识别,让青少年用户只能使用青少年模式。没有启用青少年模式,或者未成年青少年可以自由进入成人模式的平台,都需要承担保护未成年人不力的责任。
明确这一责任,平台也就会主动清理弹窗小广告、非法链接以及非法APP下载。当前,只要上网,每个用户都会无差别地遭遇带有色情、暴力内容的小广告、非法链接。而平台也以这不是平台自身的内容来推脱责任,甚至纵容非法链接、非法APP。这些无孔不入的非法链接,也就影响了建立青少年模式的努力。
对此,还有必要切实把建立游戏、影视、文学作品的分级制度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分级制度的建立,既满足成人用户的消费需求,又保护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给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上网空间。当前,由于缺乏分级制度,有关平台在建立青少年模式时,也就“打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而监护人也不清楚自己的监护责任与义务。这都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明晰。
另外,要让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有吸引力。青少年模式不是成人模式的“简版”,只是去除掉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更不能是索然无味的“丑版”,什么吸引青少年的有趣的内容都没有。一些平台虽然采用了青少年模式,但并不用心去开发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吸引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而是以内容少且枯燥的青少年模式,让青少年更愿意选择成人模式,远离青少年模式。(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