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传承创新 铸就文艺高峰

2021年12月17日 07:48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赓续文脉 书写新篇

  王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不学诗,无以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以载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华文脉深沉厚远,丰饶绚烂。作为当代文艺工作者,我们继承的正是这样的悠久传统。

  我想起多年前,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演出的一场晚会带给我的冲击。它以现代的科技手段与综合艺术媒介让北宋的巨幅名画动起来、活起来,传达着文化创造的热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晚会上一首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为歌词的合唱,让人看到中华文化跨越时空不曾褪减的魅力,引发多少诗心、史思、文情、艺梦!当时我就感慨:“哪怕仅仅为了欣赏辛弃疾的诗词,下一辈子,下下辈子,仍然要做中国人。”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生生不息的传统,是与当下世界接轨的传统,是历久弥新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必然包括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传统与现代、普及与提高、学习与消化、继承与发展,须相得益彰、互补互证。

  在继承的基础上,写就古老文艺传统的新篇章,是当代作家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有幸经历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奋起、革命和建设、发展和变局,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历史节点。经历和见证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书写和描绘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这些年,作家与人民大众日益贴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日益厚重,生动反映奋进新时代的光辉与壮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面对这一目标,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和安排写作的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回顾传统、展望未来,更觉历史使命重如泰山。

  新时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蓬蓬勃勃,热火朝天。一方面,体量的增加、传播的扩大、受众的开拓有目共睹,文化产业与消费市场的发达、文化选择的丰富与便捷值得欢呼;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接受时间与人民的检验,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精益求精,拿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代文艺工作者还可以做得更出色。

  时代与人民都在关注着中国的文化发展,关注着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期待着14亿多人口大国文学新篇、文学巨著、文学大家的不断涌现。我们越是重任在肩,越要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必须不折不扣地说到、写到、做到!

  (作者为作家)

  以书法之美传递文化精神

  孙晓云

  泱泱中华,历经风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厚的思想菁华和文艺硕果,它们大量沉淀在中国文字和书法的独特气韵之中。不论是甲骨竹简、勒石刻碑还是雕版刻印、活字印刷,都离不开文字和书法。最近几十年间,我们经历了从毛笔、钢笔到字库算法、语音输入等的历史性变革,但汉字承载历史和传达审美的功能并未改变。

  中国书法有着迷人的魅力和感染力。尤其它所蕴藉的精神和风骨,更是对当代人起到涵养品德、砥砺精神的作用。中国人从幼年认字、写字起,就开始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走进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通过一笔一画的临摹创作,修炼人格、完善自我、提升境界,这一过程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修为就是从写好每一个中国字开始的。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在这样的背景下,书法艺术工作者应当把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发展贯通结合起来,用手中的笔反映历史巨变、描绘精神图谱,做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今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以书法艺术展现百年党史,推出一批气象正大,记录和讴歌时代,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

  传承不是唯古是从,创新也不是无源之水。我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书法实践者”,要做的就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努力在中国传统书法和当代书法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人们既能从中看到书法的悠久传统,又感受到浓厚的时代审美气息,帮助更多人欣赏和学习中国书法。

  近五年,我参加了中国文联组织的巡回宣讲,先后去过很多地方。与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面对面交流,让我真切感受到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怀有的巨大热情。那么多人喜爱书法,于书法艺术工作者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我们要让书法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走近书法、爱好书法。

  当代书法艺术工作者应当牢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传承发展中国书法,展现汉字之美和文化之美,让优美的中国字传递文化精神,让中国书法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同时,也让更多人从书法中感受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的魅力,增强做中国人的自豪感,以更加坚定、自信、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扬帆起航。

  (作者为书法家)

  让人看到戏曲艺术充满希望的未来

  楼胜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青年戏曲演员,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打破“年轻人不喜欢戏曲”的刻板印象。以我从事的婺剧艺术为例,在表演过程中,我愈发觉得戏曲可以通过不断创新赢得更多人关注。戏曲艺术植根中华大地,具有长久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有机会去了解、去接触,不熟悉戏曲的人也会爱上它。

  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留在剧场,戏曲发展就有了基石。为了留住老观众,创作者可能会存在保守心态,在编演过程中对创新重视不够。比如一些传统戏,其部分思想内容与当今时代存在隔阂,如果一成不变,难以赢得新观众。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内容创新,是戏曲持续传承的不二法宝。青年演员更应该突破旧有观念,大胆锐意变革,不仅要让年轻观众走进来,还要让大家看得过瘾、赏得尽兴。为此,我们在加工传统戏或者编排新戏的时候,既会保留婺剧特色又适当做出改变,形成创新表达,让年轻人产生共鸣,从而更好感受戏曲艺术的精髓与魅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戏曲表演场所也在改变。过去,婺剧戏班多在农村草台上演出,大部分剧目演出时间长,风格较为粗犷。现在,婺剧走上剧场舞台,进剧场看戏成为新的观赏模式。这就对剧目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戏则长,无戏则短”,删减改造一些不必要的过场戏,把重头戏放在观众真正想看的地方,放在演员最能发挥的地方,才能让一场戏达到甚至超出观众预期,获得观众认可。

  在表演中有所创新,也是我始终的追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有时候同一出戏场场演、场场新。每一场戏,演员的状态不一样,观众的反应不一样,都会擦出新的火花。我在舞台上常有灵光乍现的感觉,一下子找到创新的思路。演传统戏对我而言不是复制,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带有我自己新的理解。但表演创新不能脱离戏曲程式,要留住精彩的身段和台步,留住四功五法,留住虚拟动作的意境美。只有这样,戏曲创新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才能将其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艺术魅力发扬光大。

  在舞台上听到掌声,对表演者来说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这不仅意味着观众的认可,更让人看到戏曲艺术充满希望的未来。传统是财富不是束缚,我们在弘扬艺术的时候,既要有守正的底气,也要有创新的勇气。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将前人传下来的宝贵艺术经验为我所用,努力让戏曲古老的种子长出时代的新芽,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为婺剧演员)

  唱好中国戏 铸就民族魂

  孟广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京剧不仅是传统的艺术,也是时代的艺术。让京剧艺术与时代同行,是我们这一代京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从来不担心京剧会失去观众,因为京剧饱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备丰富深厚的艺术特色,其魅力毋庸置疑。但是在当下多元的文化市场中,戏曲的竞争力并不强。时代在变,京剧也得回应时代变化,在传承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的创新,才能将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充分彰显出来。

  戏曲传承创新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艺术实践的推动。一方面,通过深入发掘戏曲传统,精心排演经典剧目,让戏曲艺术的精髓得到扎实传承。一出戏能够流传百年,必有其可贵之处,在排演过程中要不断向前辈大师学习,仔细揣摩其中的门道。艺术就是功夫,功夫就要钻研。要想声情并茂地演绎京剧这门艺术,学习永无止境。另一方面,要把传统艺术的魅力用今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在文化产品供应极大丰富的今天,要想让戏曲走近广大观众,一定要有贴合时代的创作,有体现流派特色的唱腔设计,还要有对现代表演艺术、舞美技术等的借鉴。

  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发展繁荣,不单单取决于从艺者的艺术水平,还取决于观众,取决于市场。更接近大众,更贴近生活,是艺术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些年国家花了大力气,投入专项资金,扶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作为京剧演员,我见证了台下观众从少到多、剧场从冷到暖的转变,这些变化跟国家层面的引导扶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脱不开关系。

  各大院团和演出团体也都认识到让京剧放下身段、走进群众的重要性。大戏要排,百姓喜闻乐见的小戏也要做。京剧艺术工作者主动探索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艺术走进社区,走到百姓身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些年,我尝试了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表演京剧,通过新媒介架起演员与观众、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桥梁,这个过程带给我许多新的收获。

  与时代同行,赋予京剧艺术更多活力与生机。传统京剧演绎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如今新编剧目创作动情讲述当代中国的深刻变化,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用更多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好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

  唱好中国戏、铸就民族魂,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

  (作者为京剧演员)

  在科技浪潮中讲好中国故事

  郭帆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更是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充满活力,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电影人更加自觉地运用具有中国美学风格的视听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努力创作彰显中国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优秀电影。

  作为一名科幻电影导演,我坚信,只要找到创造性转化的好方法,科幻电影必将在中国茁壮成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民族,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当代科幻文艺创作需要深入探寻中华文化内核,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资源和美学精神,创造性地转化成当代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文艺形态,创作出让观众在情感和文化上都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华文化将赋予中国科幻文艺独树一帜的可能性。

  科幻电影是艺术美和科技美的结合。国家科技实力的壮大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给社会大众接受和欣赏科幻电影营造浓厚氛围。当前,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工业化的电影制作体系,这是科幻影视产业的重要基石。国家从政策层面也给予科幻电影大力支持。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扶持下,科幻电影的人才队伍、技术水平、生产宣传等都将取得长足发展。

  产业、内容、技术、艺术层面上的扎实创新,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新电影的创作。尽管已有前作的制作经验,但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仍是一趟艰辛且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创作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新尝试,也遇到许多新难题,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只有勇敢面对、悉心分析、逐个解决。

  中国科幻电影尚在成长阶段,困难不少,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沿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都给科幻创作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科幻热”持续升温,科幻电影前景可期。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导演,我愿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责任和使命,与众多优秀电影人一道探索未知、奋力进取,在科技浪潮中讲好中国故事,共同铺就一条中国科幻电影腾飞的跑道,推动中国科幻电影不断进步,攀登新的高峰。

  (作者为电影导演)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坚持传承创新 铸就文艺高峰

2021-12-17 07:48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