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铲除“震惊体”网文的滋生土壤

2021年11月08日 14:32   来源:南方网   戴先任

  “震惊!”“速看!”“万分危急!”当你点开一篇“震惊体”网文时,也许有人正在收割利益。近日,警方查处多起通过制作“标题党”虚假推文引流变现的网络黑产团伙。

  这些网络黑产团伙的能量不小,他们通过制造“标题党”的虚假推文制造了一篇篇“十万加”浏览量的网络爆文,发布谣言来吸引眼球。而此类推文的打造,不过是利益使然——用户每点击一次,公司就能赚取几毛钱,这种“黑心”广告费,让黑产团伙赚得盆满钵翻。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为造谣者、传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信息的快速传播,也让谣言如同插上了翅膀——有句话说得很形象:“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尤其是与公众普遍关切的事情相关的谣言,譬如涉疫谣言,更是能够快速传播,甚至引发群体性恐慌。比如在疫情期间,他们大量炮制带有“封城”“戒严”噱头标题的推文,引发了老年人抢购物资等负面事件,可见其危害之大。  

  实际上,“震惊体”网文并非新鲜事物,一些网络平台、自媒体奉行“流量为王、利益至上”的理念,为了迎合部分网友的“低级趣味”,也会推出一些像宣扬拜金主义、非理性炫富等“三观不正”的视频与文章等等。

  要斩断“震惊体”网文背后的网络黑产链条,就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对此,警方等相关部门要对编造虚假信息、非法引流推广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提高网络黑产团伙的违法成本。同时,网络平台也要尽好管理责任,加强对入驻自媒体账号的管理,坚决清除从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自媒体账号,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差,容易受到蛊惑,掉进“震惊体”网文铺设的“谣言陷阱”。对此,要重视老年人用网安全,引导他们提高网络素养;子女也要多陪伴、引导老年人用网,避免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只有标本兼治,形成各方合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才能铲除“震惊体”网文滋生的土壤,让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铲除“震惊体”网文的滋生土壤

2021-11-08 14:32 来源:南方网 戴先任

  “震惊!”“速看!”“万分危急!”当你点开一篇“震惊体”网文时,也许有人正在收割利益。近日,警方查处多起通过制作“标题党”虚假推文引流变现的网络黑产团伙。

  这些网络黑产团伙的能量不小,他们通过制造“标题党”的虚假推文制造了一篇篇“十万加”浏览量的网络爆文,发布谣言来吸引眼球。而此类推文的打造,不过是利益使然——用户每点击一次,公司就能赚取几毛钱,这种“黑心”广告费,让黑产团伙赚得盆满钵翻。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为造谣者、传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信息的快速传播,也让谣言如同插上了翅膀——有句话说得很形象:“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尤其是与公众普遍关切的事情相关的谣言,譬如涉疫谣言,更是能够快速传播,甚至引发群体性恐慌。比如在疫情期间,他们大量炮制带有“封城”“戒严”噱头标题的推文,引发了老年人抢购物资等负面事件,可见其危害之大。  

  实际上,“震惊体”网文并非新鲜事物,一些网络平台、自媒体奉行“流量为王、利益至上”的理念,为了迎合部分网友的“低级趣味”,也会推出一些像宣扬拜金主义、非理性炫富等“三观不正”的视频与文章等等。

  要斩断“震惊体”网文背后的网络黑产链条,就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对此,警方等相关部门要对编造虚假信息、非法引流推广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提高网络黑产团伙的违法成本。同时,网络平台也要尽好管理责任,加强对入驻自媒体账号的管理,坚决清除从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自媒体账号,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差,容易受到蛊惑,掉进“震惊体”网文铺设的“谣言陷阱”。对此,要重视老年人用网安全,引导他们提高网络素养;子女也要多陪伴、引导老年人用网,避免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只有标本兼治,形成各方合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才能铲除“震惊体”网文滋生的土壤,让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