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爆燃事故频发,还能愉快地骑电动车吗?

2021年09月30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无论是补齐民生短板,解决停放难题,还是严格标准,规范生产环节,抑或是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只有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管理者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让人们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电动自行车的便捷。

  眼下,电动自行车,骑,还是不骑,成了一个问题。一方面,因方便、经济等优势,电动自行车成为很多人的出行工具;另一方面,频频发生的爆燃事故,令不少人心惊胆颤。据报道,现在每10起火灾就有1起因电动车引起,全国每年发生约2000起电动自行车火灾。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市场规模如此大,火灾发生频次如此高,以后,还能愉快地骑电动自行车吗?

  要想得到肯定的答案,恐怕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规范停放,一个是电池安全。相比一般家用电器,电动自行车的功率较高,普通的插线板无法承受,容易过载,引发事故。据了解,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80%是在充电时发生的。为了规避火灾风险,很多地方都出台政策,要求电动自行车不能进电梯、进家门等。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也明文禁止电动自行车在住宅楼中停放或充电,违者将处以高额罚款。只是电动自行车不能上楼后,楼下的服务却没有跟上。

  很多小区的充电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有的甚至连停车棚都没有。于是,人们虽然意识到了电动自行车的风险,但苦于没有地方充电,便难免心存侥幸,或偷偷在家给车充电,或拆下电池回家充。从监管的角度来说,要防范上亿辆电动自行车进家门,并不容易,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而一旦发生事故,轻则损失财产,重则危及生命,侥幸就变为不幸。

  事实上,电动自行车不能上楼的规定背后,是人们对电池质量的担忧。当前,锂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轻便等优点,备受市场青睐。但是锂电池的自身结构及化学体系并不稳定,一旦发生碰撞、挤压、过充、短路等情况,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可以说,电动自行车着火,主要是因为锂电池质量不合格。

  分析来看,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问题的产生,一个原因是生产环节不规范。现行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仅是一个国家推荐性的标准,一些小企业、小作坊为了利润,会考虑成本而不执行,这就导致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个原因是销售端的私自改装,一些人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千方百计违法改装电池延长行驶里程,也造成了重大风险。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既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而相关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却相对较轻。以往,骑行的人推电动自行车上楼,即使有邻居发现了,大概率也只是道义谴责一番,更多的还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想惹事。而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后,也少有对生产、销售链条的大力追责,哪个品牌出的事、问题出在哪儿,鲜有讨论。可以参照的是,若电动汽车发生严重故障,往往会引发舆论对品牌的穷追猛打、长期跟踪。近日,北京通州一小区因电动车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肇事方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样的及时、严肃处理,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对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无论是补齐民生短板,解决停放难题,还是严格标准,规范生产环节,抑或是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对消费者来说,则要守法守规,不乱拉乱接充电线,不在室内充电,不让电动车上电梯、进楼梯,从而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只有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管理者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让人们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电动自行车的便捷。(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防患于未“燃”,电动自行车安全风险不容忽

     疏堵结合,管好电动自行车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爆燃事故频发,还能愉快地骑电动车吗?

2021-09-30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