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不得向第三方机构发送借款学生信息,不得非法泄露、曝光、买卖借款学生信息等。《通知》发布后,“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冲上热搜,引发舆论关注。
有人发问,花呗所属的支付宝这么大一国民级应用,还属于小贷公司吗?在他们看来,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360借条等已成为现象级的消费信贷产品,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太可能有坏心思。但实际上,我们对它们真的很熟悉吗?
数据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86.6%都接触过信贷产品,十个里就有一个同时使用多个网贷工具。与上班族相比,大学生更容易成为贷款机构精准营销下的“韭菜”。
大学生为什么要贷款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不排除急需用钱的情况,但在大多数时候,大学生没有赚钱能力,并不适合超前消费。同样,近年来新闻报道里屡屡出现“为拍写真欠下万元贷款”“为了买一部手机背上万元负债”“贫困生借贷给明星应援”等,也让我们看到了规范贷款的必要性。
小贷公司门槛低,不少大学生会认为它们比较友好,至少比一些不知名的民间借贷正规。曾经有“花呗们该为年轻人陷入网贷背锅吗”的讨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工具无好坏之分,是借款人消费观念出了问题。确实,使用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具价值,但小贷公司并不是完全中立的。
先看一则花呗广告,一名施工队队长用花呗借钱给女儿过生日,如果生活拮据至此何必带家人吃炸鸡蛋糕,这到底是建立仪式感还是以亲情之名诱导超前消费?再看京东白条的广告,大哥教农民工拿手机借15万元升头等舱,似乎过度消费后就不用还款了,这可能吗?
“花呗一时爽,还呗火葬场。”总是一点一点借,还款时突然震惊怎么花了这么多——小贷公司不仅诱导超前消费,还会降低支付痛感。金钱被抽象成了电子货币,手指点击几下,过几天就能收到想要的东西,先买后付功能进一步拉开了消费和花钱的距离,难以意识在“剁手”。最后的结果是,不知不觉买了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等到偿付时欲哭无泪。
从更大视角看,即便有些企业再怎么声称自己是金融科技创新,也改变不了其将风险转嫁给社会的实质。假如它们普遍使用杠杆,金融风险由谁承担?
规范小贷公司不仅是保护大学生不被诱导过度消费之举,也是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堵上不良网络贷款偏门的同时,《通知》也打开了满足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的正门,提出有针对性地开发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高校助学、培训、创业等金融产品,这才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