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凝共识聚众力 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2021年02月06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网上网下同频,党心民意共振,这才是团结奋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才是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可靠保障。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如今,人们在互联网上求知、发声、交流,虚拟的空间构筑了紧密的连接。可以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但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网络空间鱼龙混杂,不时充斥着虚假诈骗、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还有人利用虚拟身份肆意发布不实信息、发泄非理性情绪、混淆是非,等等。这说明,随着互联网与百姓生活的深度融合,虚拟空间的治理已与现实世界同等重要。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早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新时代网信事业更好发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核心是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开启新阶段,迈向新征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协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对于网信事业来说,最突出的任务就是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互联网更好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前提是加强治理、激浊扬清,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而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它不应该被浊气、怨气、戾气等污染,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为网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气顺才能心齐,对网上网下的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群众的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网上网下同频,党心民意共振,这才是团结奋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才是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可靠保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网络强国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携手共铸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凝共识聚众力 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2021-02-06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网上网下同频,党心民意共振,这才是团结奋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才是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可靠保障。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如今,人们在互联网上求知、发声、交流,虚拟的空间构筑了紧密的连接。可以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但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网络空间鱼龙混杂,不时充斥着虚假诈骗、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还有人利用虚拟身份肆意发布不实信息、发泄非理性情绪、混淆是非,等等。这说明,随着互联网与百姓生活的深度融合,虚拟空间的治理已与现实世界同等重要。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早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新时代网信事业更好发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核心是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开启新阶段,迈向新征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协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对于网信事业来说,最突出的任务就是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互联网更好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前提是加强治理、激浊扬清,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而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它不应该被浊气、怨气、戾气等污染,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为网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气顺才能心齐,对网上网下的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群众的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网上网下同频,党心民意共振,这才是团结奋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才是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可靠保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网络强国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携手共铸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