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麟:紧扣高质量发展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2020年11月30日 07:40   来源:广州日报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要求,为我们实现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明了重要的实现路径。

  我们要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命题,坚定不移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瞻性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加强供应链与供给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育好新机、开好新局。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从以往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量的增长更多地转向质的追求,转向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结构更丰富的需求;这不仅极大强化了内需引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且对供给体系创新发展、提升其服务内需升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国内区域间仍存在较显著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长期高速增长在迅速提升我国经济规模的同时,也存在资源消耗巨大、环境压力加重、发展动力亟待转换、发展方式亟待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在发展速度回稳状态下,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如何实现结构优化以促进质量导向型的增长,这是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再从外部发展环境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加强供给系统对国内外资源配置的全局考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将有效强化供给体系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力。这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维护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局面,保障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以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总书记还专门指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牛鼻子”,以此带动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提升。

  在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新势能中,要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创新链,不断完善供给体系对需求质量结构提升的适配性。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产业体系和最大也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内市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持续提升其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方面,为创新力的提升提供愈益充分的条件。其中,丰富的产业体系不仅蕴含着产业内技术升级的潜力,也催生着产业间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大量机遇,为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深具发展潜力的内需市场,将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内需扩大中实现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在不断完善,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内的人才培养链持续增强,为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的供给,创造了愈益厚实的支撑力。我们完全有条件发挥好产业体系、需求体系、人才供给体系这三大优势,形成创新驱动的新“三驾马车”,创造有利于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技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市场适配研究等在内的更完善的研发创新链;在科技源头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等领域中,全面对接国际前沿和国内需求,持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外市场的高质量适配力。从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互动,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动态平衡,不断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以前瞻性产业布局持续增强供给体系适配性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决不意味着供给是被动地跟随需求的发展而发展;恰恰相反,供给体系应该发挥对需求的引领力、创造力。马克思当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经精辟地阐明了生产对消费的创造作用:“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这里说的主体,就是指消费主体,客体就是指消费的对象;在马克思那里,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消费对象,都是可以由生产即供给所创造的。今天,我们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内需拉动力的同时,更应在如何增强供给体系对内需增长的激活与引领方面多下功夫。总书记也曾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因此,“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为加强供给体系的引领作用,供给能力的适配性更需要先行布局。要先行谋划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开发新的供给体系来创造新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即可以通过一定量的投资,对上游原材料、设备的供给提出有效需求,同时诱导下游产业发展,如此层层传递,激活并放大上下游产业及左右平行配套领域各环节的投资,并因投资项目吸纳的就业增长引发消费力的增长,使产业链供应链得以延伸发展,发挥供给体系对需求适配的主导作用。当前,我国提出有别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人的城镇化需求,提升城镇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等等。新基建的实施,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体现了新技术、新领域、新动能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供给体系对当前和长远需求潜力的挖掘、引导。

  实现前瞻性产业布局,在深圳等经济特区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高地,更应率先谋划布局。从更广阔的空间看,还要对基础产业和民生保障产业作出未雨绸缪的巩固、加强。要依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深耕制造业、农业、流通产业,包括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等。其中,因地制宜发展实体经济是产业选择的一大原则,即避免简单化的产业复制,以免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以利供给体系的发展更加健康、完善。

  高质量供给体系必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内需增长的适配性,必须把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发展作为夯实供给体系保障能力的根本基础。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指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并期待深圳等经济特区要“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里强调的“更为安全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实现供给体系引领内需增长的坚实保障。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社会某些逆全球化的干扰和阻挠,引发一定时期一定程度某些产业链环节的国际性“断供”,并局部引发不少国家国内供应体系的运转困难,这给我们供给体系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重要警示。我们必须在创新力的打造及其与产业链的对接中,注重把攻克产业链供应链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短板”列入重要方向,以利于全面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抵抗重大风险冲击的能力,增进我国产业安全,巩固供给体系对内需增长的保障作用。

  历史上传统的产业安全观偏重于考虑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度;现代的产业安全观更注重在经济内外紧密联动条件下,产业链联结度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是否具有重大缺陷或潜在危险。因此,当今的产业安全,更多表现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完善产业链布局,筑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屏障,这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经济体极为重要。无论是作为基本必需品的产品,还是主要产品的关键组件或关键原材料,以及重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零部件,一旦断供,不仅危及相关产业的持续正常运行,危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甚至因局部产业运行困难而通过产业体系的关联性引起连锁反应,损害与制约我国基于巨大人口规模的民生需求保障。而我国产业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否确保,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国际产业链安全的支持;因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是与海内外产业链供应链链接的可靠性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以更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不断增强供给体系在服务发展大局中的适应与保障能力。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董小麟:紧扣高质量发展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2020-11-30 07:40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