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济内循环”在各大媒体和政府政策中被频频提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美关系负面消息和疫情冲击的影响,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等愈演愈烈,“内循环”这一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同时,它的出现也意味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会更加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将不断加大。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笔者认为,如何在疫情需求不足等背景下打通经济“内循环”障碍,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既是一个关键点,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在国内疫情趋稳,经济运行态势基本恢复的情况下,“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如在金融行业,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转型叠加疫情冲击,后疫情时代下,需求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无论是“质”(收益率与安全性),还是“量”(产品的充分供给),都更加迫切,经济内循环下居民财富将会大量借助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和保险等行业都会迎来新的爆发。
在汽车领域,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已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并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到今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7亿辆。内循环经济下,将对国产汽车品牌带来极大利好,汽车研发会更加强调自主性,国产汽车相关产业链会有更大的政策支持,加上区域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提升会带动中西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未来,在5G、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结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将迎来新一波发展红利。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则有望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必然会给因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重新带来活力并迎来新的发展。
实现国内大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先是老百姓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然后有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就是健康运营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形成循环。所以说,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这也为许多新兴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像互联网企业360集团便强势聚焦国内经济复苏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凭借360智慧商业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营销势能,通过精准的行业趋势洞察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我“造血”机能。基于此,360开展百城巡讲活动,以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四地为主,在这方面也反映了四地在经济复苏中的独特价值和区位优势。
实际上,从这四个城市,我们也能看到如何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的思路。
上海在消费能力上领跑全国,去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497.2亿元,比第二名北京高出1227亿,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新零售之都。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正转向电商直播之都,今年2月以来,广州入驻淘宝直播的批发市场商户同比增长4倍,开播场次居全国第一,同时广州也已成为全国直播商家最多的城市。深圳作为科技之城,在5G、新基建等方面引领全国,具备发展内循环经济的产业和技术支撑。而杭州被誉为“全球移动支付之城”,正大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具备推动经济活动快速流动与循环的产业基础。
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
首先,要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相互间的良性互动,真正拉动我国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其次,要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如360智慧商业推出‘原产地计划’和‘中小企业加速计划’,为中小企业多维赋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并造福民生。(作者盘和林,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