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很多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修复任务仍十分艰巨。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协同推进和系统方案。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是一个整体,应当用系统性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关键在于协同推进。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使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明确各地区环境容量。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以“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的生态补偿机制,激发沿江省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二是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了,而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三是各地区要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长江经济带覆盖多个省市,其中各个地区、每个城市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沿江城市群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应结合所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放在长江经济带整体“一盘棋”中研究提出差异化协同发展的目标和举措。各大中小城市在明确自我发展定位和方向时应立足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找到自己错位发展的重点方向,解决好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有效适应全流域完整性管理的要求。
四是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协同推进环境治理。长江沿岸长期积累的传统落后产能体量较大、风险较多。要拿出决心和勇气,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进而致力于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要下大气力抓好落后产能淘汰关停,采取提高环保标准、加大执法力度等多种手段,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协同推进环境治理。(作者:何勇)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