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胡艺:数字经济助推高水平服务贸易

2020年11月04日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在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同时,数字化服务贸易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数字安全”问题仍值得关注并需要加以解决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延续了2017年至今服务出口增速高于进口的趋势,前三季度服务出口降幅小于进口22个百分点,带动逆差继续收窄。

  中国服务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必然带来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跃升。尤其需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9亿,5G用户数量已超过1.6亿,发达的电商和移动支付等每天创造出天量数据,围绕这些数据的采集、存储、挖掘、使用和保护等催生出无数种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

  数字技术不仅能创造出新的服务行业,而且能改造传统服务业形态,从而丰富全球服务贸易内容。比如,以数据作为主体的信息跨国境流动成就了新兴数字贸易,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商业、通信、卫生、运输和娱乐等服务贸易部门,大幅提高了效率。

  数字技术助推服务贸易还体现在其可提高服务业的可贸易性。全球服务贸易规模虽增长迅猛,但仍未超过货物贸易的规模,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大部分是本地化的和不可贸易的。不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却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一现状。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数字技术能打破分处两国的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地理界限,极大程度地提高跨境支付方式下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数字技术能拓展服务消费者移动到服务提供者境内享用事前和事后服务,从而做大境外消费的全过程规模;数字技术还会激励新型服务提供者跨境设立商业机构为东道国消费者提供服务;数字技术还为自然人流动服务提供更多样的辅助性功能。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和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数字经济在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同时,有两个问题仍值得关注并需要解决。

  一是数字化服务贸易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方面,各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使各国在数字化服务贸易发展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数字鸿沟”的存在重新扩大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因此,各国需要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加快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提高数字化服务贸易的可及性和普惠性。

  二是数字化服务贸易中的“数字安全”问题。数字化服务贸易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涉及国家安全、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如果没有全球通行的框架和规则加以规范和协调,可能会产生新的“数字霸权”,从而威胁到全球新型服务贸易体系的开放、安全和稳定。为此,各国有必要进一步重视全球数据安全问题,在数字安全方面达成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胡艺)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胡艺:数字经济助推高水平服务贸易

2020-11-04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在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同时,数字化服务贸易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数字安全”问题仍值得关注并需要加以解决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延续了2017年至今服务出口增速高于进口的趋势,前三季度服务出口降幅小于进口22个百分点,带动逆差继续收窄。

  中国服务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必然带来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跃升。尤其需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9亿,5G用户数量已超过1.6亿,发达的电商和移动支付等每天创造出天量数据,围绕这些数据的采集、存储、挖掘、使用和保护等催生出无数种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

  数字技术不仅能创造出新的服务行业,而且能改造传统服务业形态,从而丰富全球服务贸易内容。比如,以数据作为主体的信息跨国境流动成就了新兴数字贸易,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商业、通信、卫生、运输和娱乐等服务贸易部门,大幅提高了效率。

  数字技术助推服务贸易还体现在其可提高服务业的可贸易性。全球服务贸易规模虽增长迅猛,但仍未超过货物贸易的规模,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大部分是本地化的和不可贸易的。不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却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一现状。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数字技术能打破分处两国的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地理界限,极大程度地提高跨境支付方式下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数字技术能拓展服务消费者移动到服务提供者境内享用事前和事后服务,从而做大境外消费的全过程规模;数字技术还会激励新型服务提供者跨境设立商业机构为东道国消费者提供服务;数字技术还为自然人流动服务提供更多样的辅助性功能。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和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数字经济在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同时,有两个问题仍值得关注并需要解决。

  一是数字化服务贸易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方面,各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使各国在数字化服务贸易发展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数字鸿沟”的存在重新扩大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因此,各国需要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加快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提高数字化服务贸易的可及性和普惠性。

  二是数字化服务贸易中的“数字安全”问题。数字化服务贸易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涉及国家安全、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如果没有全球通行的框架和规则加以规范和协调,可能会产生新的“数字霸权”,从而威胁到全球新型服务贸易体系的开放、安全和稳定。为此,各国有必要进一步重视全球数据安全问题,在数字安全方面达成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胡艺)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