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创新 积蓄西部发展新动能

2020年11月02日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在开启新一轮发展之际,西部地区虽然已经形成以能源产业、旅游产业、制造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业态,但是要想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新的功能和作用,还是应继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的融合创新,壮大数字经济,积蓄发展新动能。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开启新起点,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凡意义。在开启新一轮发展之际,西部地区虽然已经形成以能源产业、旅游产业、制造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业态,但是要想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新的功能和作用,还是应继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的融合创新,壮大数字经济,积蓄发展新动能。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发展数字经济十分必要。首先,数字技术对经济基础条件的依赖程度较低,与其他产业融合成本较小;其次,数字经济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不仅能够促进要素资源和产品服务的跨区域流动,同时还为东西产业转移及合作提供便利;再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西部地区整体的投资建设以及就业。《意见》要求,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可见,创新不仅是转型阶段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起点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关键路径。因此,加速推动数字经济融合,有利于积蓄西部发展新动能。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加快5G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在西部地区构建更有竞争力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发展多元化创新型业态。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技术端和消费端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数字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及其市场还有较大开发空间。西部地区应抓住时机,优化特色产业,增加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数字化投资,构建“数字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供应联动机制或平台,积极引入并支持数字化专业人才、服务商,加大政策导向以有效降低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西部整体经济发展效率。

  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数字+创新”是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一条捷径,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典型模式的数字技术成为当前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基础条件,使得东西部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得到有效促进。在线教育、线上办公、“数字+医疗”等数字创新业态迎来发展蓝海,这些新业态在西部地区仍存有巨大市场潜力和优化可能性。此外,西部地区还需加快特色产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建设。

  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企业的持续创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西部地区要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还要鼓励初创企业数字化融合创新,增加研发投入以降低平均成本,提升成果转化率。同时,企业创新需进一步结合“产学研”模式,从而形成创新驱动技术效率进步的联动机制,增强企业自身乃至整个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打造“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保证和激发西部地区长期创新研发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有关立法及政策导向下,利用数字技术创建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数据体系,拓宽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支持信息跨区域共享,并逐步贴近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强化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性,对持续营造和优化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建设性意义。

  (作者: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贾洪文;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孟丽丽)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西部大开发:从“招商引资”到“择商选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创新 积蓄西部发展新动能

2020-11-02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