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新脉动”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云座谈会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8日讯(记者 邓浩)内蒙古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全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在“西部开发新脉动”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云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努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内蒙古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修复工程,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隐患和突出问题,生态环境实现持续稳定向好,美丽内蒙古建设呈现出崭新局面。
来自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等6家中央新闻网站的记者参与本次座谈并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连线采访。
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在线提问时,张树礼谈到了内蒙古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仍然较艰巨。他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是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攻坚期”,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是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边际成本上升期,是生态环境主次要矛盾转化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分异并存期。
张树礼表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必须全面把握好机遇,应对复杂严峻的挑战,才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此,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第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持久战,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第三,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第四,强化环境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第五,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保障。
在云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围绕内蒙古如何在生态保护中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展开阐述,并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将绿色科技研发及其应用、绿色生产、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供给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动力;二是探索生态产业化的新模式,在生态保护、修复中融合特色种植业、生态旅游业的新模式;三是将稳就业和提高百姓收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
在谈到内蒙古如何突破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瓶颈时,于光军表示,首先要适应新经济新时代的规律,注重智力资源的汇集和培育,培育增长极,为科技要素和具有现代产业技能的劳动力提供优质生活场所;其次是在城市经济领域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实现由城市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的转型。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云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综合处处长薛勇对影响内蒙古脱贫攻坚进程的若干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就内蒙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做法及下一步安排进行了具体说明。内蒙古自治区中俄蒙合作研究院院长刘兴波对内蒙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措施和主要成效作了介绍。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