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 避免“脱实向虚”

2020年07月12日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源,壮大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必须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目前,A股走势备受各方关注。为有效防范风险,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信贷投放监管,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 

  近日,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从供给端看,实体经济向市场供应了产品和服务;从需求端看,实体经济持续进行投资,解决了居民就业,提供了内需扩容提质的收入基础。实体经济既关系供给,也关系需求,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当下,提振实体经济更是意义非凡。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而有效的举措。

  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疫情冲击造成中小微企业资金极其紧张,因而以缓解实体经济资金紧张为目的的信贷政策推出得也比较多。比如,央行创新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联系,既保证了精准调控,也体现出了直达性。数据显示,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大量的信贷投放实实在在地帮了中小微企业的大忙,助他们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然而不可否认,短期内大量信贷投放也难免泥沙俱下的现象。个别地方存在精准性不够、针对性不强、投放结构不合理、资金流向管理不严等问题。就风险来说,虽然总体上处于可控区间,但也要做好预警与政策储备,防止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必须强调的是,相关部门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一定不可忽视监管,绝不能“一贷了之”,还要防止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套利、空转等情况。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源,壮大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必须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目前,A股走势备受各方关注。为有效防范风险,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信贷投放监管,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另外,更要坚持“房住不炒”,切断信贷资金违规流向楼市之路。一言以蔽之,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断不可“脱实向虚”,必须确保平稳投向实体经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金融系统让利给企业 不是“零和”是“双赢”

     稳健货币政策的最终落脚点是支持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 避免“脱实向虚”

2020-07-12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