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服饰、玩具……这些商品竟成为疯狂炒作的工具;看盘、抄底、T+0……这些专业术语并非出现在股票或期货从业者口中,而是出现在炒球鞋、炒服饰、炒玩具的“冲冲群”里。有媒体近期调查发现,从小圈子蔓延兴起的“炒货”风潮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变了味儿,并已形成完整的利益链条,不少人在动辄几十甚至几百倍涨幅的诱惑下进场,期待缔造一夜暴富的神话,最终却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曾几何时,“炒货”只是潮流文化爱好者与投机者之间的“博弈”。因为品牌方的饥饿营销策略,让投机者有了赚中间差价的机会,不过也仅限于赚爱好者的钱。毕竟,喜欢与消费得起限量版商品的群体是少数。然而,随着资本涌入,及各类二级交易平台的出现,这些本身不具备高溢价的商品呈现“伪金融化”现象,不断爆出的溢价交易,让圈外人跃跃欲试,想通过简单的“低买高卖”来实现财富增值。殊不知,当你进场的那一刻,已然成为资本狩猎的目标之一。有不少专业炒客坦言,如今炒货赚的往往是没有经验、为了赚钱而进入“炒货”市场的新手的“学费”,诱导他们大量囤货之后,制造价格下降,再用低于其入手的价格收购,然后待价格回升再卖出。同一批货物,可能就在掌握大量资源的人手上,来回赚了两次“差价”。
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商品实际远远不值这个价,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炒货趋之若鹜?无非贪婪、侥幸心理作祟。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幻想着“我不会是最后一个”“跑得比别人快”。但试想一下,即便你跑得再快,能跑过所有参赛者,但你能跑赢一开始就在终点等你的人吗?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