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实实的民生“红包”撑起“稳稳的幸福”

2020年05月27日 14:38   来源:云南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国务院新闻办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这些政策都是真招实招,有‘含金量’,既暖民心、聚民心,又保稳定、促发展。”孟夏时节,万物峥嵘。连日来,包含20个硬核民生“红包”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也成了街头巷尾人们关注的热点。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的奋斗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篇幅最短的,但对民生关切却极为强烈、深厚,饱含着实实的民生“红包”。这正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期待,致力于解决好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重中之重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端稳手中的饭碗。饭碗稳了人心才稳,人民群众也才能深深感受到那份稳稳的幸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不能只靠群众自己的双手。关键之年遭逢新冠肺炎疫情,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克服短期内的困难,用更稳更实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地“获得感”,就得拿出实招子、真金子、新路子。从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既有“大”也有“小”,覆盖全面的民生“红包”,彰显着为人民谋幸福始终都是进行时。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回顾自己在陕北黄土地上的贫苦日子和青葱岁月。“扶一把老百姓”是真情的流露,而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则是对这一情怀最直接的践行。民生就是最大的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抓在手中、落在实处,民生“红包”将不断书写稳稳的幸福。

  山至高处人为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高的目标也高不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再远的征程也远不过中国共产党人的脚步,让人民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生活得越来越美好,我们一直在行动!

  相关报道:

  【全国两会地方谈】“两会”开幕默哀彰显人民至上

  【全国两会地方谈】深化三个“新”推动经济走稳向好

  【全国两会地方谈】“两新一重”民生关怀暖人心

  【全国两会地方谈】让公共卫生防护网释放更强保护力

  【全国两会地方谈】用“三个结合”扶一把老百姓

  【全国两会地方谈】给个人信息保护加装盔甲

  【全国两会地方谈】精准施策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全国两会地方谈】禁醉驾重在治“心病”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实实的民生“红包”撑起“稳稳的幸福”

2020-05-27 14:38 来源:云南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国务院新闻办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这些政策都是真招实招,有‘含金量’,既暖民心、聚民心,又保稳定、促发展。”孟夏时节,万物峥嵘。连日来,包含20个硬核民生“红包”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也成了街头巷尾人们关注的热点。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的奋斗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篇幅最短的,但对民生关切却极为强烈、深厚,饱含着实实的民生“红包”。这正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期待,致力于解决好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重中之重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端稳手中的饭碗。饭碗稳了人心才稳,人民群众也才能深深感受到那份稳稳的幸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不能只靠群众自己的双手。关键之年遭逢新冠肺炎疫情,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克服短期内的困难,用更稳更实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地“获得感”,就得拿出实招子、真金子、新路子。从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既有“大”也有“小”,覆盖全面的民生“红包”,彰显着为人民谋幸福始终都是进行时。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回顾自己在陕北黄土地上的贫苦日子和青葱岁月。“扶一把老百姓”是真情的流露,而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则是对这一情怀最直接的践行。民生就是最大的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抓在手中、落在实处,民生“红包”将不断书写稳稳的幸福。

  山至高处人为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高的目标也高不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再远的征程也远不过中国共产党人的脚步,让人民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生活得越来越美好,我们一直在行动!

  相关报道:

  【全国两会地方谈】“两会”开幕默哀彰显人民至上

  【全国两会地方谈】深化三个“新”推动经济走稳向好

  【全国两会地方谈】“两新一重”民生关怀暖人心

  【全国两会地方谈】让公共卫生防护网释放更强保护力

  【全国两会地方谈】用“三个结合”扶一把老百姓

  【全国两会地方谈】给个人信息保护加装盔甲

  【全国两会地方谈】精准施策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全国两会地方谈】禁醉驾重在治“心病”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