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当前,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以更大力度、更精准投资来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加强一些地方在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的短板和弱项,能够有效对冲疫情不利影响,这也正是下一步投资增长的方向所在。
相对于消费和外贸,目前疫情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远看,稳投资面临着发展预期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好,客观上会对我国“六稳”工作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当前,需要用好用足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关键一招”,为市场扩内需、增信心,为发展清路障、聚动力,为就业增岗位、促稳定。
扩大有效投资,要强化要素保障,让人流、物流、资金流通畅起来。受疫情影响,一些地方政府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自身投资能力受限。一方面,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补短板项目上,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扩大有效投资,要强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加大优质供给,促进消费回补、潜力释放。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力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无纸化办理,全面推广网上收件、网上审批和网上出件,确保投资项目立项、工程报建等服务不断档、审批更高效。
扩大有效投资,要强化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为疫情过后稳投资打下扎实基础。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实际,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投资策略,科学谋划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补短板领域的项目储备。在投资方向上,力求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都市圈、城市群,应以提高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为主攻方向;对于农村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则应以脱贫攻坚和保障民生为重点。
截至目前,多个省份已出台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意见。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推进,更多地方将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发力。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扩大有效投资要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施工的关系,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未来,依然要处理好稳投资与防风险的关系,继续加强经济监测和政策预研储备,加大政策工具调节力度,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作者:顾阳)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