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物价发“疫情财”,纯属利欲熏心

2020年02月19日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是阻击战,也是总体战,这里既是战场,也是考场。对于商家来说,疫情防控期间保障防疫用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就是在为战“疫”尽责任、做贡献。

  进价12.8/个的医用防护口罩价格暴涨至49/个销售;大白菜价格从3.36/公斤大幅提高至9.98/公斤;新鲜鸡蛋标价为“会员价4.58元,非会员价6.8元”,却以8.8/500克结算……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曝光第七批各地疫情防控相关商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一批借疫情牟取不义之财的商家依法受到严处。

  大疫当前,一些人不伸援手,反出“黑手”,大发“疫情财”。让这些黑心商家付出沉重代价,不仅是有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为了彰显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警告那些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之人。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对那些弃大义、大局于不顾,趁机发“疫情财”的人非常鄙夷唾弃。当前,正值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期。“白衣战士”不顾生死,勇敢逆行;人民解放军应召出列,星夜驰援抗疫一线;村庄、社区的基层干部夜以继日、严防死守,阻击疫情扩散;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加油……各方力量,同心汇聚,合力而战,凝聚成战“疫”必胜的磅礴力量。相形之下,那些发“疫情财”的人实属财迷心窍,一是扰乱市场运行秩序,加剧疫情中的社会焦虑,不利于稳人心、强信心;二是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是疫情防控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符,给战“疫”拖后腿。

  21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意见》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药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牟取暴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这意味着,抗疫期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重者则要“入刑”,充分彰显了国家重典治乱的决心。同时也警示相关不法商家,要崇仁义、讲诚信、守法律,莫伸手,伸手必受严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是阻击战,也是总体战,这里既是战场,也是考场。对于商家来说,疫情防控期间保障防疫用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就是在为战“疫”尽责任、做贡献。这既是社会之责,也是商德之本。诚望各地商家都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全力做好“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这道战“疫”必答题

     坐地起价发“疫情财”?必须露头就打!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哄抬物价发“疫情财”,纯属利欲熏心

2020-02-19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