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借疫情发财的“黑心商家” 绝不手软

2020年02月04日 08: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各地都在不断加强防控防治力度。如杭州市公安局3日发布通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构成犯罪的九种行为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包括以防治物资为名诈骗、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生产销售伪劣防护用品等。网民表示,对于借疫情防控之机“发黑心财”的行为要绝不手软,希望各地继续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肆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控物资成为急需,各地正在全力加大生产,但物资紧缺的消息仍不时见诸报端。网民认为,疫情当前,不法商家哄抬物价、制假售价之危害毋庸赘言。网民“二旦”称,假口罩和过期口罩都起不到防护作用,兜售这样的口罩无异于害人,设想一下,当这些假口罩被老百姓用于防疫,会让他们置身险境。

  网民认为,对于此类不法商家,必须严厉打击,决不能手软。

  “在商言商,春节假期,在合理范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但不法商家依旧昧着良心,赚取不义之财,毫无社会担当和责任,着实让人心寒。”网民“宋臻”说,疫情的发展已经不容任何人、任何企业置身事外,我们期望看到企业不论大小,都扛起自己力所能及的担当。对那些发国难财的不法企业商家、想趁机“捞一把”的人,市场监管部门应快刀斩乱麻,依法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媒体也应加大曝光力度,让这些黑心商家无处遁形。

  “当前,防控疫情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做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要拖后腿,不要使绊子,也不要节外生枝,更不要将‘手榴弹’往后扔。最大程度凝心聚力,我们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网民“苏秦”说。(记者 廖冰清 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为政企携手为中小企业克艰点赞    2020年02月03日
  • ·征信数据采集应明确边界    2020年01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对借疫情发财的“黑心商家” 绝不手软

    2020-02-04 08: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各地都在不断加强防控防治力度。如杭州市公安局3日发布通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构成犯罪的九种行为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包括以防治物资为名诈骗、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生产销售伪劣防护用品等。网民表示,对于借疫情防控之机“发黑心财”的行为要绝不手软,希望各地继续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肆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控物资成为急需,各地正在全力加大生产,但物资紧缺的消息仍不时见诸报端。网民认为,疫情当前,不法商家哄抬物价、制假售价之危害毋庸赘言。网民“二旦”称,假口罩和过期口罩都起不到防护作用,兜售这样的口罩无异于害人,设想一下,当这些假口罩被老百姓用于防疫,会让他们置身险境。

      网民认为,对于此类不法商家,必须严厉打击,决不能手软。

      “在商言商,春节假期,在合理范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但不法商家依旧昧着良心,赚取不义之财,毫无社会担当和责任,着实让人心寒。”网民“宋臻”说,疫情的发展已经不容任何人、任何企业置身事外,我们期望看到企业不论大小,都扛起自己力所能及的担当。对那些发国难财的不法企业商家、想趁机“捞一把”的人,市场监管部门应快刀斩乱麻,依法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媒体也应加大曝光力度,让这些黑心商家无处遁形。

      “当前,防控疫情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做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要拖后腿,不要使绊子,也不要节外生枝,更不要将‘手榴弹’往后扔。最大程度凝心聚力,我们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网民“苏秦”说。(记者 廖冰清 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