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世界舆论关注“三个问号”

2019年08月14日 10:23   来源:东方网   东南

  8月10日从中国东北边陲城市伊春发出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世界关注。在当天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CF40)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中国央行已准备就绪,“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这让许多人惊讶不已。此前早有传闻中国央行正在加紧筹备数字货币,此番被得以权威证实。

  全球著名财经资讯公司彭博社立即发出消息,美国等国媒体纷纷跟进。这两天来,国内多家财经媒体和商业网站都在报道央行即将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并进行了各种解读。国际上的区块链加密货币公司和网站,更是像炸了锅似地热闹。但截至发稿时,尚未见美国及欧洲、拉美、中东、亚洲等地国家央行和主流金融机构,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作出表态。也许它们正在跟进研究对策。

  国内外舆论如此普遍、高度关注,主要基于两大背景:

  一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之末,随着全球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之后,又冒出了区块链。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冒出了以“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原理的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

  比特币横空出世后,又接连冒出了较比特币更为先进的以太币等多种数字加密货币。目前总共有多少种,无人能说清,只知名目繁多且神秘。借助这种神秘色彩,这些数字加密货币在各种炒作下,身价陡涨。

  据报道,比特币的价格从最早的数十美元涨到数百美元、数千美元,如果任其继续疯涨,今年底有可能升至2万至4万多美元。世界上很多国家,由于担心本国金融货币市场被扰乱,监控监管跟不上,对这种神秘的数字加密货币干脆下达了禁令,但越禁越暴涨,势不可挡。

  二是两个月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媒体Facebook“脸书”,高调宣布推出“天秤座”数字加密货币项目,宣称要联合美国多个跨国商社、信用卡巨头和优步等互联网企业,利用脸书每天全球数十亿计的社交用户,创新社交网络和金融服务。因此事涉及到金融货币安全、个人隐私、毒品武器走私、金融诈骗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并直接冲撞美国传统法币的发行监管等一系列敏感复杂问题,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引起很大轰动。

  美联储等美国货币金融机构和一大批国会议员,对脸书的“天秤座”工程和“天秤币”表示了强烈的担忧,有的甚至大加挞伐。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在上月中旬,就脸书加密货币项目举行了听证会。脸书唇枪舌战,志在必得,但国会内的反对声浪高涨,此事至今不了了之。总体看,抵制反对声浪要高于赞同支持声。

  在此背景下,突然传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的消息,难免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警觉。从目前的国外舆论看,有关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央行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

  如果中国央行真的推出数字人民币,将是世界上第一个由稳定的法定货币担保的国家数字货币。世界上也曾有一些国家试图创建国家数字货币,并以富裕的石油等资产做担保,但最终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成功。

  从有关部门的介绍和国内一些媒体的解读看,央行准备发行数字货币,主要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跟进科技发展,满足应用需求,进行金融货币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创新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人民币的国际流通。

  一些舆论认为,中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领先国家,仅从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和创新发展看,全球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与中国相媲美。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中国非现金支付量的增长异常迅速。据有关数据,在短短的5年内,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增长了27倍,2018年达到了41万亿美元。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具有发展数字货币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很不同。

  二是中国“呼之欲出”的数字货币,与比特币、以太币等有何不同?

  目前看,主要有两大不同。

  其一是在技术实现上,中国央行决定不完全采用区块链技术。据说当初曾打算根据世界上现有的加密货币原理创建数字人民币,即完全采用区块链技术。但后来的研究发现,从中国情况看,特别是考虑到人口规模和交易量如此之大,采用普通的加密货币技术并不适用。如比特币区块链每秒仅可处理7笔以下的货币交易,较先进的以太币也不过每秒处理20笔左右的交易,而脸书宣称其天秤币推出时将达到每秒“消化1000笔交易”的能力。如果照搬或借鉴区块链加密货币技术,实际应用不会成功。中国几大电商节高峰时刻,交易量井喷一般,每秒可达几万笔甚至十万笔交易,纯粹的区块链技术型数字货币,显然无法实现。

  其二是在运营体系架构上,中国的数字货币将进行两层结构模型设计。中国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作为净债务,并将这种流动性注入商业银行和其它授权发行机构,而后者则将数字人民币兑换给最终的用户——个人或法人。数字人民币和法定人民币将不是竞争对手,而只是使用的条件不同。数字人民币注重M0替代,而不是取代M1、M2。简而言之,即不是用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

  客户要持有数字货币,必须用现金到商业银行或授权金融机构兑换,反之亦如此,这样就较好地保证了数字货币持有者和流通中的安全,也不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据介绍,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须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这与目前世界上的各种所谓的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但无法与国际和国家法币对价的加密货币,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的数字货币,旨在为中国企业、个人提供更便捷的金融、货币和生活等服务。当然,在数字货币发行流通后,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可能会失去很大一部分现金流,影响到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这就要看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如何与时俱进,转变思路和创新客服理念了。

  三是中国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是否全面到位,对今后的监管是否有把握?

  自从区块链技术特别是比特币、以太币问世以来,世界多国央行都在关注并组织团队研究;只是因为各国国情不同,货币使用和流通方式不同,各有各的现实和长远考虑,而对数字货币或抵制拒绝,或犹豫不决。

  据报道,中国央行对数字货币已研究了5年,近年来系统开发更是夜以继日地进行。早在2017年,央行就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央行乃至中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一直非常审慎理性,既不会因噎废食,也不会盲目激进;而是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密切跟踪、深入研究,并在国际电信联盟召开的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会议上,通报有关情况。

  其实,敏感的数字货币研究机构和媒体人,早在去年就感觉到了中国官方对于数字货币的务实态度。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曾透露,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是动态的,说不上未来一定有某种确定的监管政策,总体上应取决于技术的承受程度和局部的测试结果。

  在上月美国国会就Facebook脸书的天秤币举行听证会时,我有关方面人员的表态也耐人寻味。因此,此番央行释放数字币将呼之欲出的信息,决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备而来,基本上水到渠成了。

  当然,从国际舆论看,对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这一大胆的货币金融创新举措,有些舆论也不无非议和担忧。

  有些评论认为,数字加密货币涉及的问题极其复杂,远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很多风险难以防控,特别是数字货币国际化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复杂情况,在没有实际发行和流通之前,很难说能想的尽善尽美,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也有些舆论认为,现在中国的电子支付、移动支付已经相当普遍,而呼之欲出的人民币数字货币与其他的加密货币有很大不同,是否有必要再发行数字货币,今后具体采用何种技术算法,通过何种技术路径实现,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使用范围是否能足够广大,会否因成本与代价高昂而得不偿失,都在议论之中。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免不了要经历被各种意见广泛议论的过程,事实胜于雄辩,衷心期盼中国数字货币之路行稳致远。(本文作者为东方智库资深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世界舆论关注“三个问号”

2019-08-14 10:23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